鏡象娛樂
文丨栗子酒
近日,由李沁、曾舜晞等主演的武俠劇《七夜雪》開播,再次勾勒出一個立于東方美學之上的俠義江湖。
值得注意的是,該劇改編自滄月的同名小說,由任海濤、梁勝權執導。在此之前,滄月的《聽雪樓》《玉骨遙》(原著《朱顏》)等作品都已改編上線,任海濤則是去年的“黑馬”劇《蓮花樓》的導演之一,而《蓮花樓》播出后,憑借不俗的口碑一躍成為新武俠劇的代表。而今,任海濤通過《七夜雪》再度發力新武俠賽道,他手中的《赴山?!芬彩莾渲械耐愖髌?。
不只如此,今年以來,無論是已經開播的《金庸武俠世界·鐵血丹心》《少年白馬醉春風》,還是各家儲備中的《水龍吟》《雨霖鈴》《紫川·光明三杰》等,新武俠作品明顯增多,繼《蓮花樓》《鵲刀門傳奇》等劇集之后,漸入佳境的新武俠已然開始探索更多落地支點。
立于傳統之上
新武俠漸入佳境
如果將武俠拆開來看,“武”即武力,指向各種武術門派,他們自成一派的看家本領不只有招式的差異、絲滑的打斗切磋,更有一門為之傳承的理念;“俠”即俠義之道,扶弱濟世、為國為民的江湖情懷充斥其中。合而為武俠,又與儒釋道等中華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也是武俠作品擁有龐大受眾群的關鍵所在。
當然,武俠的式微,也是武俠作品圍繞這兩點的創作走上了下坡路。
回過頭看,武俠的巔峰仍是梁羽生、金庸、古龍、溫潤安等創作者活躍的時代。彼時,在他們的筆下,各幫各派恩怨糾葛、各型各色的人物相繼登場,勾勒出一個超脫現實,但卻令人神往的江湖世界,影視行業的高速發展,又將這一世界代入大眾視野。因此,從文學作品到影視化的內容,武俠在那個時期不斷帶出新的高峰。
后來,一方面是文本的衰落,文學創作環境的變化,多元題材涌現之下,武俠被創作的同時,也在被稀釋;另一方面,影視行業陷入創作“怪圈”,多種題材的作品都開始出現偶像化的趨勢,武俠作品在整體呈現上開始重新調整“武”、“俠”、“偶像”的占比,一些經典IP甚至走向魔改,再加上玄幻、仙俠等新興題材起勢,失去內核支撐的武俠劇隨之進入低谷期,“武俠已死”的論調也由此而起。
但其實,影視行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武俠內容的創作。在武俠作品難以再有超越往昔的高峰之時,行業也在積極探索新的解題思路,新武俠應運而生。
2020年,《俠探簡不知》播出后曾一度引發討論,該劇雖然在服化道和場景呈現上略顯簡陋,但劇中流暢的動作戲、營造的“江湖味兒”等還是得到了不少觀眾的認可,豆瓣上,網友為該劇打出7.8的評分,有網友稱:“這部劇讓我相信武俠還有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俠探簡不知》讓市場看到“武俠+”的可能性,在江湖之上,劇中的懸疑線也經得起推敲是該劇最出彩的所在。
后來,“武俠+”的融合邊界持續拉寬,愛情、喜劇、奇幻等多種元素的融合,讓新武俠愈發豐富起來。尤其是在近兩年,從《少年歌行》《唐朝詭事錄》到《云襄傳》《蓮花樓》《鵲刀門傳奇》,新武俠逐漸找到行之有效的表達方式,即沿著傳統武俠的創作思路構建俠義江湖的基礎上,做好“武俠+”的部分,對傳統武俠是一種回歸,也是一種革新。
去年,《蓮花樓》成為一匹“黑馬”,劇中除了嚴謹推理之外,無論三個人攜手同行的成長過程,還是塑造出“角姐”這一充滿復雜性的反派角色,抑或是深挖其中的人生感悟,都很有嚴肅武俠的味道。相比之下,《鵲刀門傳奇》的出現,則將新武俠在喜劇賽道拉至新的高度……不知不覺中,新武俠已然漸入佳境。
找到著力之處
發掘新武俠的更多落點
隨著兼具口碑與熱度的武俠作品重回大眾視野,市場關于新武俠內容的布局也在加碼。就目前各家釋出的儲備內容來看,當前武俠內容創作主要有三個方向:
其一是經典IP的再創作,金庸、古龍等創作的傳統武俠經典IP,仍然是武俠影視改編的香餑餑。比如在劇集方面,芒果TV儲備有《新神雕俠侶》、騰訊視頻則在布局《金庸武俠世界》系列;而在電影方面,徐克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由中影、橫店影業等公司操盤。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經典IP以翻拍居多,珠玉在前,再創作的難度相對更大。目前來看,市場比較偏向的方向,一個是在服化道、動作戲上做出更高的質感,如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的《飛狐外傳》(2022版),即是基于更貼臉的服化道、場景布局,以及精良的打斗場面,拿到了高于前作的口碑。此外,相較于前作,新特效技術、拍攝技術等是新劇拍攝優勢,借助這些優勢還原一個更貼近書中的武俠世界,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2017版《射雕英雄傳》能夠拿到豆瓣8分,便在于此。
其二,是依托高品質的新武俠IP,創作新武俠作品。在金庸、古龍等黃金一代之后,網絡文學盛行之前,文學市場還活躍著鳳歌、藤萍、滄月、步非煙等接棒武俠的創作者,他們的作品承上啟下,撐起來當前新武俠影視創作的半壁江山。
例如,《蓮花樓》改編自藤萍的小說《吉祥紋蓮花樓》,芒果TV儲備中的作品《水龍吟》,同改編自藤萍的作品《千劫眉》;《云襄傳》則改編自方白羽的小說《千門》,該劇的續作《云襄傳之將進酒》也在愛奇藝的儲備列表中;之前的《聽雪樓》《玉骨遙》,如今正在播的《七夜雪》都改編自滄月的作品。
此外,在央視總臺片單中出現的《英雄志》,改編自孫曉的同名小說,也是同一時期的作品。這類作品的難點在于不確定性更大,雖然有《蓮花樓》《云襄傳》等表現不俗,但《聽雪樓》的改編和細節呈現都不能讓市場滿意,備受期待的《雪中悍刀行》則因虛浮的打斗引人詬病。
其三,漫改正成為武俠影視改編的不錯選擇。從《畫江湖之不良人》到《少年歌行》,將高口碑的武俠動漫改編成影視劇,多次取得不錯的市場表現,武俠影視創作也在嘗試從更多武俠動漫中汲取營養。目前,優酷除了暑期檔播出的《少年白馬醉春風》之外,儲備中的還有《鏢人》,該劇將由《大圣歸來》導演許宏宇及《白夜追兇》團隊聯合操盤。此外,電影版《鏢人》也在儲備中,袁和平執導+吳京主演頗受期待。
由此來看,新武俠在找到內容創作的著力之處后,各大平臺也在積極嘗試通過更多作品,發掘新武俠內容的更多落點。盡管在眼下,武俠影視作品的表現仍然參差不齊,但隨著平臺和更多創作者的深入探索,我們期待武俠再抵巔峰的時刻。
鏡象娛樂(ID:jingxiangyuler)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署名,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