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主義快速獲得份額的方法是用價格換市場,而長期主義獲得市場的路徑則是以服務對市場精耕細作。
海信在馬來西亞以后者的方式不斷突破,這種漸進式的滲透,成為長期主義的一個范本。
【馬來西亞智能家居網】獲悉,今年1~8月,海信在馬來西亞市場全品類市場份額同比增長均超過兩位數。這種勻速、持續、全品類共同發力的現象,成為上半年馬來西亞家電市場獨特的風景線。
拋開產品不說,我們更希望從深層次探討海信最近幾年的變化,這對于中國企業拓展海外或許能有更多的啟示和借鑒。
一是角色轉變,從賣產品到幫助渠道商構筑服務護城河。
最近兩年,海信馬來西亞團隊有一個明顯的變化,與渠道商多頻溝通。這種溝通和過去的迥異在于,如果說過去的溝通是為了賣產品,如今則是為渠道商提供解決全方案,幫助渠道商建立服務護城河。
馬來西亞渠道商很少與客戶有互動,更缺少用戶畫像。在電商快速發展時,傳統模式會有很多弊端。比如,客戶流失、增量市場面臨瓶頸、沒有價格優勢等等。對實體店來說,抓住客戶,就等于抓住了市場。
海信馬來西亞團隊給出的解題方法是,幫助渠道商設立服務護城河。比如,讓渠道商意識到與客戶建立長期聯系不僅僅是靠產品,而是針對產品周期可以幫助客戶提供增值服務。
以海信馬來西亞新山團隊為例,海信馬來西亞銷售副總監Thomas在海信工作13年,經常帶領團隊拜訪渠道商,幫助渠道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今年7月底,Thomas帶領團隊在新山的一家海邊花園聚餐,偶然間發現老板家中擁有6件海信家電,包括海信電視和空調。
隨即在交流中發現,老板最近10年來成為海信最忠實的用戶,家中其他品牌空調正考慮換新。Thomas獲悉后,第一時間與本地渠道商共享客戶情況,將老板納入VIP客戶級別,同時建議渠道商形成用戶數據庫,通過服務挖掘用戶的消費潛力。消費者對海信團隊這種快速反應能力不吝溢美之詞。
家電同質化已成為常態。在電商的沖擊下,實體店要想具備更好的生存能力,向服務要市場,或是最好的選擇。
二是場景體驗,用可觸摸的智慧生活留住客戶。
傳統零售的盡頭是場景體驗。在海信馬來西亞團隊的字典里,場景驅動是獲得增量客戶、為存量客戶提供高端產品的最佳載體。
進入2024年,一方面海信馬來西亞旗艦店加速,另一方面,積極幫助渠道商進行店面升級,通過場景驅動,讓用戶深度感知海信系列產品。
(左為消費者Stanley,右為海信馬來西亞銷售副總監Thomas在拜訪客戶)
以今年海信在馬來西亞首發的100吋Mini LED U7K電視為例,在場景體驗方面,更注重海信100U7K給用戶帶來的視覺體驗,包括空間感覺、光線環境等。通過細節的改變,力求營造賣場更加接近用戶真實的人居環境。
在馬來西亞關丹地區,拿督Dato Chai正是在賣場體驗之后,成為海信首個100吋Mini LED U7K電視用戶。
正如拿督Dato Chai所言,接近實際居住環境的場景體驗成為他購買海信100U7K的主要原因。從畫質、聲音到明暗色調的對比,只有親自場景體驗才會給人帶來更深刻的印象。
今年前8個月,海信電視、冰箱、空調以及洗衣機同比雙位數增長背后,一方面是海信品牌進入加速釋放期,另一方面是場景驅動下,用戶的感知愈深刻,購買意愿愈強烈。尤其是海信高端家電,絕大多數是在實體店、場景驅動下成交。
在競爭激烈的馬來西來家電市場,通過服務升級、場景驅動幫助渠道商找市場;給渠道商希望,讓他們看到未來,這是海信馬來西亞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