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為什么被消費者遺忘呢?這是很有意思的問題。
TCL的成功是依托大屏電視機成功的,而這種成功是機會型成功,而不是戰略型成功?;蛘哒f是戰術性的成功。為什么呢?
戰略強調順勢而為,強調塑造一個健康的生態體系,從而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結果,戰術呢?強調你死我活,強調你失去的就是我得到的。
TCL進軍電視機領域,其實就是懷著這樣一種目的,直到現在,我們看TCL所進入的領域,家電、PC、手機等等領域,哪一個是健康的行業呢?
這不僅說明我們的環境存在問題,而且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企業和企業決策階層放棄了讓這些行業領域回歸到正常發展軌道上的權力,正是因為這些企業缺乏獨特、鮮明的個性,自然在消費者那里也不會有深刻的印象。
這就將TCL深層次的問題給暴露出來了。什么問題呢?
那就是TCL沒有高瞻遠矚、統領全局的領導者,只會注重眼下盈利性的行業領域,或者說TCL沒有聚焦消費者價值,而是聚焦于利潤,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思維。
結果就是TCL是一家無序的利潤導向的企業,而不是有序的戰略導向的企業,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呢?
第一,TCL的無序,造成業務的過于分散,而逐漸忘卻初心,忽視了消費者價值,忽視了行業變遷,于是TCL的決策階層沒有能力在行業的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實現企業的轉型;
第二,無序的業務導向,在組織內部,無序的業務單元,為爭奪企業內部有限資源,而讓企業處在內耗之中;
第三,由于不同業務單元各自為戰,而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是一個確定整體感的TCL,TCL無法回答自己是誰和自己應該是誰,造成消費者的無所適從,于是主動放棄了對TCL的忠誠,從而加大了TCL尋找客戶成本,增加了TCL的經營風險。這是TCL被消費者遺忘的第二條理由。
商業沒有永恒的敵人,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作為消費者永遠只會對自己的利益負責,而不對企業的利益負責,這是人性,也是一種本能。TCL不能夠持續的為消費者提供獨特的價值或者為消費者價值增值的話,自然消費者也不會忠誠于它,只會被消費者逐漸的遺忘。
TCL被消費者遺忘,并不是消費者造成的,而是TCL自己造成的,它不夠專注,即缺乏堅定的信仰,于是只能用外在的成就來掩蓋虛脫的靈魂,這樣的TCL,一定會被消費者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