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科技現“四大天王”,他們最終能否殊途同歸?專欄號
中國互聯網行業喜歡講“風口”,說是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
只不過,這一被奉為圭臬的風口,自己本身的命運,卻越來越短。早前風口以年論,后來也至少有個半年,但是從抓娃娃開始變成了月,“吃雞”時變成了周,而直播答題很可能將風口縮短為天。這一說法雖然稍微有點夸張,但是風口期不斷變短,也是不爭的事實。
互聯網金融,也即如今大家喜歡說的金融科技,如今雖然未必處于互聯網舞臺的最中央,但是也是一大核心領域之一。對于這一領域,從《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到《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再到《關于做好P2P網絡借款風險專項整治驗收工作的通知》……光是去年年底一兩個月,就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措施、規定。
可以想象,金融科技行業在2017“合規元年”之后,2018仍舊延續著“強監管強合規”的路線。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將會走向何方,行業如何去杠桿,資金如何“脫虛就實”,金融如何服務實體,金融科技企業自身又會如何發展……
看似數不清的這些問題,或許能夠從螞蟻金服、陸金所、凡普金科、宜人貸這些領先的、且歸屬不同“門派”的金融科技中,找到一絲蛛絲馬跡。
背靠大山師出名門派:螞蟻金服,大象如何繼續起舞?
其實,說螞蟻金服“背靠大山”也未必準確,因為螞蟻金服如今自己就是大山。就像范冰冰說的,“我不嫁入豪門,我自己就是豪門”一樣。
成立于2014年10月的螞蟻金服,僅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打造和刷新了支付寶、支付寶錢包、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及網商銀行等品牌和產品。
去年底,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榜單顯示,螞蟻金服以超過4000億人民幣估值高居榜首。而在此之前幾個月,在國際權威投行里昂證券和美銀美林發布的報告中顯示,螞蟻金服的估值已分別達到了750億美元和880億美元。
延續阿里巴巴集團和馬云的傳統風格,螞蟻金服也擅長于大開大合、高舉高打,如今螞蟻金融不僅獲得了金融科技領域最多的牌照,同時已經形成了支付、理財、融資、綜合金融以及金融基礎設施五大業務板塊,并把自身定位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生態系統”。
不僅如此,三年多來,圍繞著互聯網生態系統的建設,螞蟻金服不僅在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消費金融等金融領域進行了高頻投資,而且還在O2O、電商、出行、生活服務、大文娛、人工智能、企業服務等,和金融主業高度配套的基礎設施、周邊場景、產業鏈協同領域,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布局。
毫不夸張地說,螞蟻金服自從成立以來,就一直在大象起舞。面對大幕已經徐徐開啟的2018,螞蟻金服想要繼續起舞,有三大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是槍打出頭鳥。粗略看這似乎是一個無稽之談,但是仔細一想,這卻是一個事出無因、莫可名狀、你知我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問題。尤其是在中國這種并非完全意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左右企業發展的除了市場,還有一只無形的手。
其次,是移動支付保衛戰。螞蟻金融的核心是金融,金融的核心在支付,而在這一領域,如今螞蟻金服卻遭到了微信的強有力挑戰。早在去年,坊間就傳言,馬化騰在年會上稱,微信支付在線下已經全面超越支付寶,微信支付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移動支付工具。在線下,移動支付擔負著連接人與資金、人與商品、人與服務甚至是人與人的重任,對螞蟻金服來說,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誓死保衛戰。
再次,是螞蟻金服的杠桿問題。前面說到,“去杠桿”是2018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一大主題。根據媒體報道,此前支付寶旗下小貸產品“螞蟻借唄”或因涉嫌高杠桿放貸觸及監管紅線,而被監管層約談。如果確實存在高杠桿問題的話,如何積極擁抱監管合規,穩妥有效地去杠桿,是接下來螞蟻金服亟需解決的一大問題。
和螞蟻金服同屬于背靠大山師出名門的還有京東金融、微眾銀行、百度金融等等,只不過這些企業,離螞蟻金服還有很長很長的距離。
傳統金融機構孵化標桿派:陸金所,如何從幕后走向臺前?
如今陸金所對自己最新的定位是——中國最大的網上財富管理平臺。這家中國平安旗下成立于2011年9月,注冊資本金高達8.37億元的“富二代”的成長,可以說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作為中國傳統金融機構的孵化企業,一開始大家并不看好陸金所的發展,想不到在低調發展幾年之后,陸金所就成為了中國在線投資者心中最大的P2P平臺,當然如今P2P只是陸金所一部分業務而已,具體的后面會說到。
作為傳統金融機構金融創新的中國樣本,陸金所一方面既獲得了中國平安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在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愿景和預期等方面,給了中國平安以巨大的回報。中國平安之所以去年能夠成為和茅臺一樣、成為最強勢的白馬股之一,股價漲幅超過100%,除了自身業務發展得好之外,陸金所、平安好醫生等金融科技、醫療科技平臺的“反哺”功不可沒。
最新的消息顯示,陸金所正在尋求4月赴港IPO,估值高達600億美元,這是繼眾安在線之后香港第二個大型金融科技股IPO。
當然今年陸金所也不是可以完全一帆風順,尤其是如果真的成功上市后,主要面臨的挑戰有兩大方面:
一方面是,陸金所面對公眾監督、評論以及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尤其是上市后將面臨到的各種事情。能否快速而充滿智慧的解決,將會對企業造成或正面或負面的重大影響。要知道,在此前的“招財寶事件”、“債轉風波”等,陸金所處理得并不是很漂亮。而最近又有媒體報道,“大同證券同吉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這一產品貌似又出了點問題,且看陸金所怎么處理吧。
另一方面,是陸金所撲朔迷離的架構、股權,以及頻繁的管理層變動問題。單以業務架構來說,陸金所、大陸金所、小陸金所、陸金所開放平臺、平安普惠、普惠金融、金交所、前海金交所……相比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楚陸金所的業務結構。
智惠金融技術創新派:凡普金科,飛速發展如何保持節奏不亂?
和螞蟻金服、陸金所等相比,凡普金科的名氣,可能沒有兩者大。但是,在謀局方面,可不見得比前兩者小。
作為一家純正的金融科技公司,凡普金科一直以“讓金融有溫度”為愿景,凡普金科希望通過數據處理和金融科技研發,縮短人和金融服務的距離,為普通用戶提供高效的借款咨詢、消費分期、理財社交、投資等一站式金融信息服務解決方案。
發展至今,凡普金科旗下已經擁有愛錢進、錢站、凡普信、凡普快車、任買、會牛等品牌。這其中,愛錢進是靠譜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錢站是消費借款服務APP,凡普信是一站式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任買是都市消費分期平臺,而會牛則是智能量化投資平臺,還有車輛融資租賃平臺凡普快車。很多業內人士甚至是普通用戶,把凡普金科旗下這六大產品,稱之為凡普金科的“六脈神劍”。
凡普金科不僅布局大,實力更是不小。以愛錢進為例,最新數據顯示,截止至今,愛錢進已經累計服務了1331萬用戶,累計撮合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為廣大投資人帶來了超過25億元的回報。在P2P網貸平臺領域,愛錢進排名前列。而錢站方面,最近其公布的一份平臺運營報告顯示,錢站業務范圍已覆蓋全國29個省份的359個城市,累計為1500萬用戶提供了優質的消費借款信息服務。
實際上,和螞蟻金服、陸金所等相比,凡普金科雖然體量小一些,知名度不太高,但是短短幾年的發展已經顯示出自己明顯的特長和優勢:
第一,管理層更年輕。相比陸金所六七十歲的管理層、螞蟻金服四五十歲的管理層,凡普金科的管理層如張輝、董祺、楊帆、張帆等,年齡普遍在30歲前后,可謂正當盛年。不僅年輕,而且更有沖勁,更具互聯網的基因和敏銳感。
第二,產品更具吸引力。也許可以理解為是“船小好調頭”,凡普金科在產品設計方面,可以甩掉不必要的歷史和品牌包袱,最大限度的從滿足用戶需求層面出發,把利益最大化的讓渡給用戶。以愛錢進為例,平臺上的理財產品,其利率就遠遠高出螞蟻金服的余額寶以及陸金所平臺上的理財產品。而對于同為“四大天王”平臺上的理財產品,之間的品牌溢價相差并不大,用戶最為看重的自然是利率的高低。
第三,更具技術創新精神。毫無疑問,技術是金融科技行業的第一生產力和第一推動力。在人工智能發展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凡普金科集團也在一直積極擁抱技術創新。此前凡普金科不僅推出了業內首個完整的智能大數據動態風控系統“FinUp云圖”,還上線了自動建模機器人 Robot Modeler水滴。
以“FinUp云圖”為例,其能夠在數據獲取、處理與分析、反欺詐引擎、個人數據動態更新、實時不良狀態預警、催收評分、事后標簽反饋等關鍵業務環節發力,通過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形成一個模仿人類大腦行為的風控知識體系,將大數據轉化成客戶畫像,通過深度學習自動發現隱藏在復雜關系里的風險點,挖掘潛在欺詐行為,從而能夠大大提升凡普金科旗下各大產品的風控能力。
第四,營銷能力更強。當今的互聯網行業,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行業。營銷能力,可以說是繼產品設計、技術創新之后,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在營銷方面,螞蟻金服顯然更高冷,至于陸金所還是不免受中國平安影響,相對保守。而凡普金科,則因為上上下下都更加年輕,互聯網的基因和血統也更純真,因此在通過營銷創新,在連接人與產品、連接品牌和用戶、連接金融和實體方面,可以說是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和凡普金科同屬一派的人人貸、點融網、有利網等也都處于飛速發展中,但是這類公司要重點把握的一點就是,如何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把握好固有的節奏。因為很多時候,往往是節奏比速度重要。
美股上市派:宜人貸,如何讓上市成為紅利而不是包袱?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里,還有一個派別,那就是美股上市派,這其中就包括宜人貸、拍拍貸、趣店、和信貸、信而富等等。這些公司有些是互聯網行業的老兵,比如宜人貸、拍拍貸、趣店;有的則是名不經傳,一不小心就上市了,比如和信貸、信而富。這其中,宜人貸無論在綜合實力還是品牌知名度方面,無疑是最強的。
客觀地說,作為國內借款與理財咨詢服務平臺,宜人貸雖然頂著國內第一家赴美上市P2P公司的光環,但是近年來宜人貸的發展,有點過于平靜了。除了P2P業務之外,似乎很少有大的業務拓展和產品創新。而即使是在P2P領域,不知道是數字不夠靚麗還是什么原因,如今宜人貸的首頁上也看不到服務用戶數、累計投資數、及投資者帶來的收益數等等P2P行業企業一般都會公布的標配數字了。
去年11月,宜人貸發布了其2017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在核心的凈利潤指標上,宜人貸2017年第三季度凈利潤為3.03億人民幣,較上個季度的2.69億人民幣增長13%,較2016年同期的3.44億人民幣下降12%,表現差強人意。而今年開始,宜人貸的股價也從最高的48美元左右,跌到了如今的38美元左右,跌幅不小。
對于宜人貸,竊以為應該讓“美股上市”成為紅利而不是包袱。在業務拓展要更加積極激進一些,在產品設計方面,除了關注利潤外,也要多考慮用戶的利益。以理財產品為例,利潤壓得太低,無異于把用戶往其它平臺上趕。美股上市雖然能夠為宜人貸帶來一定的品牌溢價,但是坦白說這種溢價比較有限。
寫在最后的話:
2018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雖然會繼續迎來“強監管強合規”的時代,但是監管和合規不是行業發展的阻礙,相反其像一個巨大的過濾網一樣,能夠過濾掉行業里很多不合規的劣質公司,讓良幣驅逐劣幣。類似螞蟻金服、陸金所、凡普金科、宜人貸這種的行業領導企業,將會因為行業的強監管,而獲得額外的政策紅利。
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究竟會走向何方?路或許就在螞蟻金服、陸金所、凡普金科、宜人貸這四大門派的腳下。而他們之間會是背道而馳,還是殊途同歸,中間又會不會有超越和反超越的故事?所有這些,都和他們對待用戶、產品、技術的理念和實踐有關。
畢竟,“得用戶者得天下”、“產品為王”、“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些金科玉律不是說說而已的。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