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bijqn"><pre id="bijqn"></pre></wbr>

      1. <wbr id="bijqn"></wbr>
        <em id="bijqn"></em>

        <sub id="bijqn"><listing id="bijqn"><nobr id="bijqn"></nobr></listing></sub>
        <sub id="bijqn"></sub>

        用友網絡再上市,等待觸底反彈?

        新視界作者 互聯網江湖 / 砍柴網 / 2025-04-29 23:13
        "
        用友網絡再上市,等待觸底反彈?

        來源 / 互聯網江湖 作者:劉致呈

        最近,“國產軟件一哥”用友網絡(SH:600588)發布公告稱,為推進全球化2.0戰略,加強與境外資本市場對接,公司正在籌劃發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本以為這是個天大的利好消息,但沒想到,很快就有股民投資者在公告下方評論道:“別浪費資源行不行,就你還去港股上市”“這是沒錢了,退市前再去香港圈一把”……

        言語之中,無不透露著對用友網絡二度上市的不看好、不信任。

        雖說這肯定是部分散戶投資者的不理性之言,可同時,用友網絡準備港股上市的消息發酵了兩天,卻好像也沒有在整個資本市場上掀起太多的波瀾,股價走勢依舊表現不振。

        難道這部分看空的投資者并沒有錯?

        其實不然。有業內人士向我們解釋道:港股上市肯定是個好事,但現在用友的主要問題是基本面業績遲遲得不到改善,每股股價甚至也從2020年巔峰期的每股53.56元跌落至了現在的13.7元左右,套牢了不少人,可如今卻又準備去融資搞錢,那么肯定就有投資者“愛之深,恨之切”了……

        用友網絡,“缺錢”、缺接班人?

        事實上,雖然有投資者不夠理性,但卻也說對了一半:

        現在用友網絡的手頭確實不算寬裕。

        天眼查APP顯示,在2019年之后,用友的營收增速就從雙位數增長驟降至了個位數,并在去年出現了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負增長。2024年,用友網絡實現營收91.53億元,同比增長-6.57%。

        對應的歸屬凈利潤也在2023年和2024年出現了虧損的情況,2年合計虧損約30.28億元,差不多是把從2019年到2022年的4年凈利潤之和給虧完了。

        至于資金儲備狀況,截止到2024年末,用友的貨幣資金為64.24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1.269億元,長期股權投資為28.19億元;對應的短期借款為43.5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2.33億元、長期借款為14.33億元……

        整體看下來,用友網絡的長期資金壓力并不大,但是短期壓力還是較為明顯的。

        畢竟為了經營安全性,用友不可能一次性掏空家底去還債。再加上從2022年到現在,用友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也出現了大幅度的調整。一路從2021年的13.04億元,下滑至了2.86億元、-9050萬元和-2.736億元。

        如此一來,用友好像也確實需要上市再融資回一波血。

        不過問題在于,現在用友也只是提出了上市計劃,什么時候上、能不能上都還是個未知數。所以這種偏情緒面上的利好,自然也就很難被資本市場所看重,真正關注的點還是要落到業務業績等方面。

        其實從本質上看,現在用友網絡的業績窘境,還是由上一輪云轉型的持續影響所帶來的。

        在2012年前后,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開啟,傳統ERP軟件逐漸不能滿足客戶更多的需求后,用友、金蝶們也就踏上了云轉型的征程。其中,用友在2020年正式推出了商業創新平臺“YonBIP”。

        從客觀來講,用友們的云轉型本身沒有錯,但錯在后來低估了市場落地的難度,也高估了自身服務能力的邊界。

        結果前者就導致銷售費用的增長。

        背后邏輯是,大多數企業客戶對新產品都有一個從認識到接受的漫長過程,需要去加速推廣介紹,再加上和金蝶們的正面競爭,所以從2020年開始到2023年,用友不僅砸下了85.45億元的銷售費用,而且銷售費用的同比增速也都遠超研發費用,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擠壓著最后的利潤表現。

        而后者則是營業成本的增加,成本占比一路從2019年的34.57%,上升至了2023的49.27%。

        原因是,雖然用友們都在強調云服務的高彈性、靈活性,并且在給客戶提供的服務當中,還同時有標準化和定制化的產品,但這些光靠用友們自身是很難面面俱到,所以其就選擇了一邊拓展生態伙伴,一邊大舉擴張員工規模。

        2021年,用友較2020年初增加了2916人至20998人,2022年又增加至25383人,2023年為24949人。至于2023年,用友的成本大漲則是因為,“由于外包成本增加以及產品售前咨詢顧問數量較去年同期多,導致咨詢顧問工資及差旅費增加所致”。

        那么知道了問題所在,解決似乎就很容易了。

        比如在2024年財報中,用友提到“公司員工數量相較2023年末減少3666人,離職人員經濟補償金相應增加1.423億元”。同時銷售費用也同比下滑了4.42%至26.22億元

        又比如今年年初上任的用友新總裁黃陳宏提到的,“計劃用2-3年時間實現80%客戶項目由生態伙伴交付”。

        也就是說,未來用友要把80%的項目交付外包給合作伙伴。

        從財務視角來看,這種降本增效的打法,自然能在未來極大改善用友的盈利能力表現。

        但如果從業務經營的角度看,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比如大范圍項目外包下,用友服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會不會受影響?客戶還信不信任用友?

        畢竟,隨著更多企業自身也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化經驗儲備,企業的IT環境變得更加復雜,軟件商們的基礎定制化服務就很難再滿足需要了。更何況現在用友主要服務的,還是包括央國企在內的大型企業客戶,不僅業務需求繁多,而且一般還都偏向于個性化,上線時間長且大多都要經過本地化部署,這無疑又對項目交付能力提出了多重考驗。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現在用友好像有點偏向了財務經營的模式,而戰略性減少了對長遠業務經營的布局。這么個代價取舍的選擇,到底是好是壞,可能還需要讓子彈在飛一會兒。

        除此之外,現在資本市場最擔憂的還有一個:用友的掌舵人、接班人的問題。

        無他,過去四年間用友就出現了3次換帥的情況。在2019年初,用友網絡創始人王文京就把“帥印”交給了老搭檔陳強兵,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

        但沒想到的是,2019年陳強兵上任,結果當年用友的營收增速就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從2018年的21.44%滑落至10.46%。隨后到了2020年,其凈利潤增速甚至又開始了負增長,為-16.7%。

        于是在2021年,王文京不得不重新出山,以“以更好地平衡公司短期發展與長期發展”。

        緊接著在去年年初,王文京又將公司總裁職務交給了陳強兵,然后2024年,用友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營收負增長。

        最后在今年1月初,用友網絡公告陳強兵卸任總裁職務,聘任黃陳宏為公司總裁。而后在3月底,黃陳宏卸任用友網絡總裁一職,62歲的王文京“二度”出山主持大局。

        這么幾波“閃電”換帥之后,除了戰略穩定性的質疑外,不少投資者也開始對未來用友接班人的問題越發地擔憂。畢竟,一個好的舵手,對企業經營至關重要,特別是對像現在用友這般身處困境的企業來說,接班人的好壞甚至可能就決定著其未來命運的走向……

        全球化和AI大模型,誰才是用友的治病良方?

        在此次公告中,用友將準備港股上市的原因,歸結為了推進全球化戰略。

        那么,全球化能不能成為用友的破局點呢?恐怕有點難。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隨著現在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選擇出海,那么對應的全球化供應鏈管理、營銷管理和財務軟件/服務管理體系,也就需要進一步的優化升級或重新構建,整體確實具有一定的市場想象力。

        而且過去一年,用友在全面貫徹“立足亞太,服務全球”的全球化2.0戰略,加快拓展海外市場的背景下,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50%。新設立越南、日本、墨西哥、德國及阿聯酋子公司,同時還深化了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布局,并開始拓展美洲、歐洲及中東市場。

        截止到2024年末,用友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銷售并交付超過1300家海外大型及中型企業客戶,其中海外本地客戶占60%,中企出??蛻粽?0%。

        這無疑是個非常不錯的表現。

        但問題是,出海之后,用友在國內的服務經驗能不能完全復制過去?如果不能,那么是不是還要進一步砸錢投入,并建立海外銷售渠道?

        如此一來,即便海外市場能夠成為用友的第二增長曲線,但也很可能是增收不增利,現在最關鍵的利潤虧損問題,或許依舊得不到實質性解決……

        不過好在,時代的變化,帶來的不僅僅有挑戰也有機會。大模型就是企服市場的一個新機會。

        如果說,軟件行業的上半場是數字化,下半場就是GPT化。AI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是軟件行業一條必須走的路。

        用友顯然明白這一點。

        2023年7月份,用友發布了企業服務大模型YonGPT,據悉,YonGPT能夠結合財稅、人力、供應鏈、研發等領域的知識和最佳實踐擴充大模型專業能力,從而形成體系化的企業服務大模型。

        用友之外,2023年8月份金蝶也發布了金蝶云·蒼穹GPT大模型。

        大模型加入企服市場,對行業來說是一次巨變。

        一來,這意味企業管理進入真正意義上的AI時代,不僅是在黑燈工廠,在每一間寫字樓,GPT都能帶來生產力的改變;二來,對于企服行業的玩家們來說,這也是一次從企業服務模式到業務經營等方面的全新調整。如果用友能夠拔得頭籌,就未嘗不能在技術層面實現對業務業績的降本增效。

        不過還是那個問題,當企服市場進入GPT時代,也就意味著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上的投入。對用友而言,研發投入力度本就不小,未來還能不能保持研發力度,直至完成轉型尚未可知。

        但好的一面是,對于用友而言,方向是確定的,前途就是光明的。只要業務穩健,短期的虧損其實并無大礙,盡快完成轉型才更有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

        分享到
        用友網絡
        聲明:砍柴網尊重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稿件皆標注作者和來源;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將受到砍柴網的追責;轉載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編輯修改或者補充,有異議可投訴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時間獲取互聯網領域的資訊和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砍柴網"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掃描左邊二維碼,即可添加關注,從此和砍柴網建立直接聯系。

        相關推薦

        2017年7月19日晚,用友網絡(18.000, -0.10, -0.55%)(600588.SH)發布公告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最新文章

        熱文導讀

        1
        3
        免费观看性行为的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