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曠
近年來,隨著智能家居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掃地機器人作為家庭清潔的核心入口,成為各大科技企業競逐的焦點。石頭科技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精準的市場定位,迅速躋身全球智能清潔領域的第一梯隊。
據IDC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市場數據跟蹤報告》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 2024 年全年出貨2,060.3萬臺,同比增長11.2%;其中,石頭科技出貨量同比增長20.7%、占全年全球銷量市場份額16%、銷額市場份額達22.3%,實現了2024年全球銷量及銷額雙第一,這也是其在出貨量上首度超過iRobot。
然而,在光鮮的成績單背后,技術瓶頸、全球化競爭與品牌升級的挑戰正悄然逼近。
營收突破百億大關
作為掃地機器人行業的頭部企業,石頭科技的財報向來備受關注。財報顯示,2024年,石頭科技實現營收119.45億元,同比大增38.03%。而石頭科技的營收之所以能夠在行業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突破百億大關,與多方原因有關。
一來,石頭科技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矩陣,全方位覆蓋了不同消費者群體。具體來看,石頭科技構建了從入門級、到中端、再到高端的全價位產品體系,形成“低端走量+高端樹品牌”策略。僅2024年一年,石頭科技就先后推出了掃地機器人G20S Ultra系列、洗地機A30系列、洗烘一體機Z1系列等多款產品。而新產品不斷推出的舉措,使得石頭科技能更好地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在清潔場景與消費能力上的差異化需求;洗地機、洗烘一體機等新品類的延展,則填補了傳統掃地機器人難以觸及的市場空白,有效拓寬了石頭科技的盈利渠道。
二來,石頭科技通過不斷研發投入,構建起了技術護城河。財報顯示,2024年,石頭科技全年研發投入9.71億元,同比增長56.93%,創下歷史新高。正因如此,石頭科技的產品性能得以不斷迭代。以石頭科技此前發布的掃地機器人G20S Ultra系列為例,這款產品搭載了星陣領航2.0系統,該系統以3D-TOF固態激光雷達為核心,結合豎線激光沿邊傳感器和RGB攝像頭,能夠精準識別超過26類108種物體,并自動規劃繞行路徑。
三來,政策渠道紅利的協同釋放,也幫助石頭科技實現了營收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國內的以舊換新政策創造增量空間,再加上京東天貓的補貼活動,使得石頭科技的線上銷售額實現了顯著增長。不僅如此,石頭科技在渠道建設形成“線上+線下”的立體網絡,全渠道布局也讓石頭科技產品能更大范圍觸及消費者群體,最終促進了銷量的上揚。
深陷利潤迷局
盡管營收增長亮眼,但石頭科技在利潤端的表現稍遜一籌。財報顯示,2024年,石頭科技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77億元,同比下降3.64%。由數據足見,石頭科技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其一,掃地機器人賽道競爭日漸激烈,價格戰雖然幫助石頭科技擴大了市場份額,卻也擠壓了其利潤空間。當前智能清潔電器領域正經歷高速競爭期,行業格局呈現多元化競爭態勢。除科沃斯、云鯨等深耕多年的專業品牌外,包括美的、海爾在內的家電行業龍頭,以及小米、華為等科技企業均加速布局該賽道,市場爭奪戰呈現白熱化趨勢。在產品同質化加劇背景下,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價格戰就成為石頭科技的主要策略之一。財報顯示,2024年,石頭科技的毛利率為50.14%,同比下降3.79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6.55%,同比下降7.16個百分點。
其二,石頭科技高企的營業成本,也導致了其利潤承壓。財報顯示,2024年,石頭科技的營業成本為59.56億元,同比增長49.38%。其中,銷售費用為29.67億元,同比增長73.23%;管理費用為3.46億元,同比增長了63.83%;研發費用為9.71億元,同比增長了56.93%。對比營收數據可知,各項成本費用增速均大幅超越同期營收增幅,成本增速與營收增速的剪刀差持續擴大,最終影響了石頭科技的利潤表現。
技術天花板隱現,AI落地能否突破瓶頸?
作為智能家電領域的創新企業,石頭科技雖已在產品市場競爭力與核心技術研發維度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在當前行業集中度提升、用戶需求迭代加速的雙重壓力下,其仍面臨多維度的戰略考驗。
一方面,研發高投入下的創新焦慮??v覽石頭科技歷年財報不難看出,其研發投入始終處于高位,但其產品迭代速度正面臨質疑。以石頭科技的S8系列為例,其核心功能仍圍繞“吸力升級”和“基站集成”,缺乏顛覆性創新。相比之下,競爭對手科沃斯推出的X2 Pro搭載了雙線3D結構光傳感器,還支持AI視覺識別技術,可識別46種常見障礙物。倘若石頭科技無法在AI感知、交互體驗等維度實現突破,或將陷入“參數內卷”的泥潭。
另一方面,石頭科技的AI技術應用仍處于基礎層面,場景化生態系統有待完善。得益于長期的研發投入,石頭科技在導航避障算法與路徑規劃等工程技術層面保持行業優勢,但在AI的縱深開發與場景化生態構建方面尚存發展空間?,F階段,石頭科技的AI技術主要集中于吸塵設備的基礎功能優化,如障礙物檢測、清潔路線計算等執行層應用,而在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個性化服務系統開發等價值層創新方面尚未形成完整布局。
相較于小米、華為等企業,石頭科技的產品矩陣在跨終端協同方面存在明顯短板。以家庭場景為例,石頭科技清潔設備未能實現與智能語音終端、家電設備的深度互聯。反觀小米生態體系,通過“小愛同學”構建了多設備協同網絡,其掃地機器人可聯動空調、空氣凈化器等智能設備,用戶通過自然語言指令即可觸發全屋清潔聯動方案。
全球化野望與本土化陣痛
全球化是石頭科技實現規模躍遷的關鍵路徑,值得注意的是,石頭科技已經在海外市場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成績。財報顯示,2024年,石頭科技境外營收達63.88億元,同比增長51.06%,占比53.48%。只是,不同市場的文化差異、競爭格局,也在考驗其戰略韌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本土化能力與技術創新同樣重要。
一來,盡管石頭科技海外銷量持續攀升,但品牌認知度仍顯不足。眾所周知,國產智能家電品牌普遍被貼上“高性價比”標簽,因此消費者對石頭科技高端產品線接受度有限。與此同時,由于海外消費者對石頭科技的品牌認知有限,這也使其只能以價格優勢來吸引消費者。這種認知差異導致石頭科技難以突破歐洲中高端消費圈層,與已形成穩定市場份額的韓系品牌形成鮮明對比。
另一方面,石頭科技在海外市場拓展面臨本土化運營挑戰,產品與服務適配性仍需優化。從產品維度分析,石頭科技在全球化布局中存在區域需求匹配度不足的問題。以掃地機器人產品線為例,在歐洲市場,石頭科技對當地家庭地毯使用場景的深度研究尚存在提升空間,部分型號的地毯增壓技術未能充分滿足消費者對硬質地面清潔效能的核心訴求;在日本市場,針對小戶型住宅特點開發的超靜音小型化產品矩陣尚未完善,現有機型在空間適配性與噪音控制指標上與行業標桿產品存在差距。
在市場策略層面,石頭科技當前海外市場推廣過度依賴電商平臺流量轉化,缺乏對目標市場文化習俗的深度解碼。以中東市場為例,石頭科技在產品設計中尚未融入當地宗教文化元素,營銷策略亦未結合開齋節等重要節慶周期展開差異化推廣,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市場拓展速度。
當行業步入“全屋智能”新階段,石頭科技的挑戰遠不止技術迭代。如何在保持激光導航技術優勢的同時構建AI生態?如何在高端化與性價比間找到平衡?如何在海外市場實現真正的本土化突圍?這些問題考驗著企業的戰略定力。唯有以技術為矛、生態為盾、品牌為帆,方能在全球市場的驚濤駭浪中,錨定智能清潔行業的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