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曠
十年前“百團大戰”之后,外賣行業很久沒有這么熱鬧了。
京東攜百億補貼強勢入局,宛如攪局的“鯰魚”,憑借電商積累的雄厚資本與物流配送優勢,高喊品質外賣口號,試圖打破固有外賣市場格局。美團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迅速推出反擊組合拳,從優化算法、改善騎手規則,到加速閃電倉布局,全面延伸至即時零售領域,誓要捍衛龍頭地位。
相較于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深耕多年,構建起龐大且穩固的生態體系,以及京東依托電商資源強勢破局,餓了么雖背靠阿里生態,卻始終難以找到破局的關鍵發力點。在這場博弈中,腹背受敵的餓了么,現狀或許更糟。
處境并不樂觀
在當下的外賣市場,雖增速放緩至個位數,但憑借龐大的消費基數,規模依舊穩步擴張。長期以來,美團與餓了么構建起“兩分天下”格局,看似牢不可破,實則隨著新勢力的介入,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變數。
從業務數據來看,餓了么的處境并不樂觀。
阿里巴巴發布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業績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里,包括餓了么和高德在內的本地生活集團收入169.88億元,同比增長12%。不過,本地生活集團經調整EBITA 仍虧損 5.96 億元。
這一數據無情地揭示出,餓了么依舊深陷虧損泥潭,在盈利之路上艱難跋涉。同時,暴露出餓了么雖然背靠阿里生態,本應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但在實際運營中,似乎并未將這些資源充分整合利用。
此外,京東外賣攜電商資源與雄厚資金強勢入局,其以“高端品質 + 自營物流”為賣點,并通過高額補貼吸引用戶、商家與騎手,短短時間內便在市場中打響口碑,這對餓了么的市場份額造成了嚴重沖擊。
據交銀國際證券的研報,2024年美團外賣市場份額占比為65%,而餓了么占比為33%,其他平臺合計占有率僅為2%。從數據來看,僅美團和餓了么兩家就占據了98%的市場份額,但變數很大。
美團作為外賣行業的老牌霸主,在面對競爭時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反擊能力。其推出的“反內卷”組合拳,從優化算法提升配送效率,到改善騎手規則增強騎手粘性,再到加速閃電倉布局拓展即時零售版圖,每一步棋都精準有力,進一步鞏固了自身的市場地位。
若餓了么不能迅速找準方向,采取有力措施破局,在美團和京東的持續擠壓下,或許將在這場激烈的外賣市場競爭中逐漸被邊緣化,陷入更為艱難的境地。
錨定AI,主動破局
外賣市場競爭加劇,餓了么試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應對京東美團的沖擊。同時,利用AI不斷創新和優化運營策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首先,餓了么深化與阿里生態的協同,進一步鞏固自身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優勢。借助阿里在電商、金融、物流等領域的強大資源和優勢,餓了么可以加強與淘鮮達、盒馬等業務的合作,拓展生鮮、商超等領域的即時零售服務,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
其次,餓了么加大在無人配送、智能調度等技術領域的投入,推出更多AI服務,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
餓了么在AI 技術應用上已有諸多實際行動。一是,推出“明廚亮灶感知平臺”通過AI技術,對視頻監控發現的后廚環境異常、不規范操作行為等進行視頻圖像語義動態識別,以便查漏補缺更好地提升自我管理;二是,面向新商家推出“AI入駐智能助手”,幫助商家簡化入駐流程;三是,運用AI技術研發并上線了“全息盾”系統,高效識別品牌侵權、違規商品、虛假門店等風險點。
據悉,餓了么的“全息盾”系統已為超過500個品牌提供主動防控服務,通過“全息盾”系統成功攔截疑似侵權門店21000家。而基于“以圖搜圖”能力,已幫助平臺治理涉嫌“虛假門店”的商戶,目前處置超過1000家。
再有,餓了么加強對商家和騎手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流量扶持、AI工具,幫助商家提升經營效益,從而增強生態伙伴的粘性和忠誠度。
在商家方面,餓了么推出“優店騰躍計劃”,預計在2025年,面向商家投入超過10億元,并在費率優惠、專項補貼、專屬流量、數字化運營服務和硬件設施以及AI技術能力等多方面,持續加大對商家支持投入。
在騎手方面,餓了么通過公開調度算法與計價算法,保障騎手接單公平與收入公平。未來,借助AI 技術還能進一步優化騎手管理。例如,利用 AI 分析騎手歷史接單數據、配送路線等,為騎手規劃更合理的工作時間與配送任務,在保障騎手權益的同時,提升整體配送效率。
毫無疑問,餓了么已踏上以AI 破局的征程,接下來能否憑借 AI 這把利劍,在美團與京東的包圍圈中突出重圍,成功扭轉增長承壓的困境,需要時間去驗證。
新格局呼之欲出
在這場激烈外賣角逐中,三家巨頭紛紛亮出差異化底牌,力求在新的競爭格局中搶占先機,外賣行業“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呼之欲出。
京東以“品質外賣”為利刃切入戰場,吃透外賣市場的野心昭然若揭。
從長遠來看,京東試圖以外賣為流量入口,將用戶轉化為即時零售、家政等高毛利業務的忠實客戶,構建起多元化的本地生活服務生態體系。然而,京東也面臨挑戰,其配送網絡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下沉市場拓展任重道遠,且與美團龐大的600 萬騎手規模相比,達達 120 萬騎手的運力略顯單薄。
美團手握龐大的用戶群體、海量的商家資源以及高效成熟的配送體系,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未來,美團持續加大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不斷提升配送服務的科技含量與競爭力,試圖在即時零售領域筑起堅不可摧的“護城河”。但美團也并非高枕無憂,其他平臺的競爭與下沉市場的進一步滲透成為其面臨的主要挑戰。
餓了么在美團的長期壓制與京東的強勢沖擊下,雖處境艱難,但AI應用為平臺運營與發展注入新動力,并非毫無破局之機。不過,餓了么在配送速度和服務穩定性方面與美團仍存在差距,且在營銷策略上缺乏足夠的市場聲量,如何整合阿里生態資源、提升用戶體驗與品牌影響力,是其破局的關鍵所在。
綜上所述,這場外賣大戰,已不再是簡單的價格戰與流量爭奪,而是逐漸向價值深耕方向轉變。京東、美團、餓了么三家巨頭在差異化發展道路上的探索與競爭,將推動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道路,而市場的最終贏家將是能夠持續為用戶和商家創造價值,不斷提升自身生態整合能力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