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bijqn"><pre id="bijqn"></pre></wbr>

      1. <wbr id="bijqn"></wbr>
        <em id="bijqn"></em>

        <sub id="bijqn"><listing id="bijqn"><nobr id="bijqn"></nobr></listing></sub>
        <sub id="bijqn"></sub>

        不會修+不敢修,月薪上萬難招新能源技師

        新視界作者 互聯網那些事 / 砍柴網 / 2025-04-15 23:31
        "

        來源 / 互聯網那些事 

        截止到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314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8.90%。其中僅2024年新注冊的新能源汽車就有1125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數量的41.83%,與2023年相比增加382萬輛,增長51.49%。

        值得一提的是。

        和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相比,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企業、維修人員儲量卻不足2萬家、不足10萬人。

        私營修理店如何看待新能源

        談及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杭州某維修公司的老板吳哥向記者坦言,傳統汽修從業者在面對新能源汽車的時候,確實會有一定的“技術迷霧”存在。

        “燃油車已經發展這么多年了,發動機、變速箱、電機很多核心技術都是公開的,被研究得很完善,維修有共通之處。”

        但當下新能源車企正處于高速增長期,核心技術并沒有對外公開。不像燃油車出現故障后,他們只需要用檢測電腦和汽車相連,就能夠獲取特定的故障代碼,為技師提供診斷支持。

        反觀新能源汽車,私人維修公司不僅沒有特定的儀器去獲取故障代碼、檢測數據異常,那些以“電子化、智能化”為主的軟硬件故障,也讓技師們難以通過肉眼和經驗做出診斷或維修方案。

        “目前來說,一般是網約車司機來修,或者是新能源車事故類的,這種業務占比不大。新能源‘三電’出現小毛病的情況不多,一般要出問題就直接換了。”“這些業務我們也做不了。”

        這一情況也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來到私營維修店,大多是為便捷、低價處理鈑金事故等“非核心器件問題”,倘若相關故障涉及智能軟件問題或“三電問題”,維修店老板則會主動建議車主前往4S店來規避傳統技師面對新能源汽車“不會修、不敢修”的情況。

        除此以外。

        《2025年汽服店用工現狀》也顯示,當下80%的汽修店員工主力為80后、90后群體,這些傳統技師在面對新能源汽車時,不僅電路基礎知識薄弱、缺乏實戰經驗;門店老板也會因為設備匱乏、擔心處理失敗影響客戶口碑等原因拒絕承接相關業務。

        新能源維修技師為何人數稀少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入手。

        首先是學習成本。

        和傳統的燃油車型相比,新能源車型的電子器件占比遠超機械器件占比。這也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的故障方向會以電子類、通信類故障為主。

        排除軟件學習門檻,動力電池等核心部件的維修還會涉及高壓安全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均增加了各地維修技師“油改電”的難度。

        除此以外,時下新能源品牌眾多,不同的產品、產線往往有著不同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在核心技術、維修手冊未徹底開放的背景下,鮮有技師會違背“對客戶財產安全負責”的職業守則,去盲目拆解維修。

        正如重慶某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轉述的那般。

        新能源車企不公開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的核心技術,一般的維修店的也很難獲得廠家的維修授權。如果問題涉及“三電”系統故障,傳統汽修店往往不會修,也不敢修。長此以往,現存技師們大多沒有新能源汽車的維修經驗,老板找不到人,也自然不會拓展相關業務線。

        在培訓端。

        雖然市場上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養人才的需求持續走高,但各職業院校培養相關人才的規模卻仍顯不足。況且新能源維修人員不僅要懂得汽車相關知識,還要了解電氣原理、設備通訊、電機控制等領域內容并考取相應的證件。以至于“較長的成長周期”進一步放大了市場上各車企、維修店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度。

        “我們還是不夠快,沒想到新能源車爆發這么快。”“從中職、高職到進入崗位,算一算最快也要五六年人才的成長周期。” 談及新能源維修相關專業現狀時,杭州某職業高級中學的校長助理如此說道。

        如何堵住新能源技師缺口

        廈門某汽車維修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新能源維修技師的招聘面臨很大的挑戰。我們的技師大多來自傳統油車維修行業,轉型培訓周期大約需要兩年,且技術難度較高,要求技術人員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部分新能源維修工作都會集中在4S店和各地的老牌維修廠。但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即使新能源技師的工資待遇普遍較傳統維修技師高30%-40%,這份月薪上萬的工作仍有較大的人員流動性。使得各企業不得不和技術學校合作,通過“定期輸送實習生”的方式來彌補人手不足的窘況。

        為盡快扭轉新能源維修人才不足的情況。

        重慶某技師學院的汽車工程系主任表示,相關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應當盡快開設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并逐步擴大自身招生規模。另為解決新能源汽車技術迭代過快,“教學”和“應用”之間出現內容斷層等問題,相關院校也應盡快和車企建立合作關系,用產教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能力、操作經驗。

        除此以外,某新能源車企的用戶服務總監也在采訪中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走高,傳統汽修店也應當盡早布局相關業務線。至于上文提到的現有技師“新能源維修經驗獲取困難”等問題,相關行業協會則可以適當引入培訓課程,通過開設“轉崗、職業內容培訓”的方式為其提供技術、經驗支持。

        而在相關人才儲備數量提升后,新能源車企亦可通過“技術考核”等方式下放維修授權,拓展自身的服務渠道。這樣不僅能讓新能源車型的維修服務更加快捷,為廣大新能源車主提供便利;還有益于企業完善自身的售后服務網絡,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參考:

        湖南日報:新能源車“修車難”如何破解

        潮新聞客戶端:新能源車維修難嗎?業內人士:市場突然火爆,修車人才成長還需周期

        臺海網:月薪上萬仍難招新能源車維修人才 會修“三電”的技術工人成“香餑餑”

        科技:新能源技師嚴重短缺 超7成門店認為未來修車只剩“老頭”

        分享到
        聲明:砍柴網尊重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稿件皆標注作者和來源;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將受到砍柴網的追責;轉載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編輯修改或者補充,有異議可投訴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時間獲取互聯網領域的資訊和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砍柴網"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掃描左邊二維碼,即可添加關注,從此和砍柴網建立直接聯系。

        相關推薦

        熱文導讀

        1
        3
        免费观看性行为的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