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Alter
智能馬桶屬于衛浴還是家電?
如果是在10年前,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馬桶還是陶瓷用品,浴室柜的價值在于收納,電子化僅僅起到了點綴的作用。
但在2025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衛浴和家電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九牧智能衛浴3.0全場景深度接入鴻蒙生態,和華為一起向外界展示了一個以人與場景為核心的“人-車-家-城市”全場景智慧生態;海爾代表的家電企業也提出了“智慧康養”,智能馬桶被列入在產品清單中。
在IoT、AI等新一輪科技浪潮的推動下,智能馬桶、智能浴室柜等數智產品被賦予了新的角色,比如智能馬桶兼顧智能識別和健康監測,浴室柜化身衛浴場景里的智慧中樞......智能衛浴逐漸擺脫了傳統的“建材五金”定位,離“消費電子”越來越近。
01 時代變了,衛浴“家電化”是不可逆的潮流
每一次時代的更迭,都是技術的躍遷推動的,不僅帶來了效率的提升和體驗的優化,還一次次重塑了產品的形態。
過去的衛浴產品,承載的只是基礎功能,但AI與IoT的深度融合,悄然重構了衛浴產品的邊界,開始像家電一樣具備智能化、場景化、交互性強、迭代速度快等特點。
之所以給出衛浴“家電化”的結論,原因離不開三股驅動力量。
一是政策驅動,智能衛浴將需持“3C認證”上崗。
早在2023年9月,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就擴大了《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的范圍,智能馬桶和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一樣,被納入“家用電器”的管理標準,明確了智能馬桶的安全使用年限為8年。
到了2024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對智能馬桶實施CCC認證管理,計劃從2025年7月1日起,列入CCC認證目錄的電子坐便器等產品,應當經過CCC認證,并標注CCC認證標志后,才能上市銷售。
作為最早一批加上“智能”前綴的衛浴產品,智能馬桶的3C認證和使用年限規定,無疑是衛浴“家電化”的重要標志。
二是需求驅動,智能衛浴從“小眾化”走向“全民化”。
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馬桶銷量為493萬臺,2019年增長到了754萬臺,2022年進一步增長到1000多萬臺?;蛟S在銷量數字上和傳統馬桶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智能馬桶的市場增速遠超傳統馬桶。
可以借鑒的是,1992年到2010年的時間里,日本智能馬桶的保有率從14.2%提升到了71.6%,逐步完成了“小眾化”到“全民化”。一個重要的因素正是消費觀念的轉變——強調個性化、品牌化需求。
目前中國的恩格爾系數已經趨近于日本,滿足健康、個性化需求的智能衛浴,已然進入到了螺旋式增長階段。
三是產品驅動,智能衛浴開始了“從點到線”進化。
時間回到2023年3月,衛浴龍頭九牧發布了行業首個“科技戰略”,提出了“科技衛浴 世界九牧”的主張。一開始還有不少人對“科技衛浴”不理解,經過兩年時間的沉淀后,科技衛浴的價值逐漸深入人心。
圖:九牧舉辦行業首個”科技戰略“主題發布會
不只是2010年開始研發的智能馬桶,九牧的“科技衛浴”逐步落地到了浴室柜、花灑、五金、淋浴房等各種品類,全線產品都在向智能化躍遷:智能馬桶可以婦洗臀洗、烘干除菌、輔助健康檢測;音樂花灑能潤膚、解壓、還能K歌;智能魔鏡柜會自動調節美妝燈光,還能引導你正確刷牙;浴霸除了暖風烘干,還可以除濕除臭;連晾衣架都能自動升降、照明和烘干了。
衛浴恰恰又是高頻使用的剛需品類,智能化帶來的舒適、健康的生活體驗,正在不斷顛覆人們對于衛浴空間的想象,像家電一樣催生出擁抱智能化的“以舊換新”熱潮。
在三股驅動力量的綜合作用下,智能衛浴改變了用戶的期待和產品的定義,漸漸剝離了“工具”屬性,成為智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同時也將深度影響衛浴行業的潮向。
02 邏輯變了,從“賣產品”轉向“賣場景”
傳統衛浴到智能衛浴,類似于傳統汽車到智能汽車的演變,既改變了產品形態,也改寫了產業的底層邏輯。
在傳統衛浴的敘事里,行業的景氣度直接和地產熱度掛鉤;但在智能衛浴語境下,已然進入到了存量競爭階段。和家電行業一樣,消費端成為關鍵變量,對衛浴企業的研發、品牌、戰略等提出了新的挑戰。
從過去的To B采購邏輯,到消費端主導的零售邏輯,衛浴行業正在上演一場適者生存的深刻轉型。
第一個變化是拼價格到拼創新。
十年前的“馬桶蓋事件”,折射出的不單單是智能馬桶消費需求,還有價格戰為主的市場擴張模式。
以九牧為首的行業龍頭,彼時就認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提出了著名的《創新基本法》,規定每年至少將營收的10%用于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并構建了“三年應用、五年基礎、十年理論”的金字塔創新研發體系。
地產紅利一度掩蓋了拼價格的弊病,可當衛浴進入到新周期,特別是機器人和AI成為創新主旋律的時候,九牧果斷啟動了科技衛浴AI與機器人千億產業生態應用合作,和產業上下游的伙伴一起吹響了向AI與機器人演進的“集結號”。一些繼續輕研發、低價占領市場的品牌,逐漸被外界遺忘。
圖:機器人衛浴場景演示
第二個變化是拼功能到拼場景。
智能衛浴的價值標桿,從來都不是加了多少新功能,而是一種范式轉變:提供場景化的用戶體驗。
正如九牧智能衛浴3.0刻畫的情景:當你走進衛浴空間,馬桶會自動開蓋,落座時智能觸發魔力泡防濺、浴霸凈風除臭等功能;在洗漱時,智能魔鏡柜實時刷牙動作矯正,成為健康管理的智慧中樞;進入洗浴場景,搭載冷熱瞬享技術的X200淋浴器自動預排冷水;到家之前,還可以通過APP遠程操控浴霸預熱、淋浴定時及魔鏡投屏……
用一句話總結的話:智能衛浴早已告別堆砌功能的單品智能,進入到用戶體驗為核心的智慧場景時代,實現了洗漱、美妝、如廁、除濕、洗浴等生活場景的無縫協同。
圖:九牧智能衛浴3.0場景演示
第三個變化是拼渠道到拼生態。
衛浴產業的進化,終歸離不開居住需求,勢必要和房地產進入新周期的探索“合拍”——建設“好房子”。
一種主流的聲音:“好房子應該是一個不動的智能終端”。比喻不可謂不恰當,同時也為衛浴市場指明了方向:智能衛浴不是單邊作戰,需要和產業上下游協同,以系統工程的思維進行布局。
還是以九牧為例,2016年就和華為鴻蒙智家開展了智慧衛浴跨界合作、2021年率先加入鴻蒙智聯生態圈、2024年和聯合推出智能魔鏡柜,“九牧智能衛浴3.0”被華為作為鴻蒙智家空間解決方案中的重要板塊……房子成為一個智能終端,包括衛浴在內的空間,就像是一個個模塊化的應用,能否和智能終端的生態系統兼容,將直接左右消費者購買產品時的選擇。
圖:參觀者在AWE華為鴻蒙智家展臺體驗九牧智能魔鏡柜
也就是說,無論是產品層面的“拼創新”、體驗維度的“拼場景”,還是更長遠范疇的“拼生態”,智能衛浴的底層邏輯已經和家電產品無二,曾經在家電行業出現過的危與機,大概率會在衛浴行業重演。
03 矛盾變了,家電行業的洗牌賽將在衛浴重演
回顧中國家電市場的發展軌跡,有三個鮮明的拐點。
1、全國性品牌的崛起:地方性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海爾、格力、海信、TCL等全國性品牌迅速崛起;
2、外資品牌的衰落:本土品牌崛起后,家電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快速提升,夏普、東芝、日立、飛利浦等逐漸衰落;
3、中國家電的全球化:憑借智能化的“降維優勢”,即使是“國貨信仰”高漲的日本,來自中國的家電已占據70%的貨架。
圖:日本家電賣場里的中國品牌電視
以此來判斷中國衛浴產業未來5-10年的走勢,家電市場的洗牌賽,或將在衛浴行業重演。
首先是市場的馬太效應,典型表現是市場份額持續向頭部品牌集中。
比如3C認證管理的落地實施,將加速市場上不合格產品的退場,營造出提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
一些缺乏技術實力、產品質量不過關、售后服務不完善的品牌淘汰出局,逐漸提高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和忠誠度,進一步壓縮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市場份額向頭部品牌集中。
再比如場景化體驗和跨界生態合作,將不斷提升智能衛浴的進入門檻,上演良幣驅逐劣幣的一幕。
圖:九牧智能衛浴3.0場景和華為鴻蒙無縫協同
以往白牌、小品牌靠價格沖擊市場的策略不再奏效,越來越多消費者投票給有創新能力的頭部品牌。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下,將像家電行業一樣,呈現出頭部品牌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倒金字塔結構。
可以佐證的是,目前智能馬桶蓋TOP3品牌的集中度已經超過60%,智能一體機也出現了TOP5品牌占據過半市場份額的局面。聯想到九牧在機器人衛浴上的布局,上下游產業鏈聯動創新的差距將無限拉大,智能衛浴市場的進一步集中,只是時間問題。
同時將上演“反向占領”,中國品牌趁著智能衛浴的浪潮走向全球市場。
技術是有代差的。在電視行業,海信、TCL等用智能化體驗,打敗了東芝和索尼;在衛浴賽道,被數智化“武裝”起來的九牧等品牌,正在全球市場沖擊TOTO、松下、科勒等海外品牌的“大本營”。
一個直接的例子:4月3日的西班牙CASA DECOR展上,九牧是首個參加這一全球豪華家居頂級設計展的中國衛浴品牌,用數智化的產品矩陣贏得了歐美市場的認可。同時也預示著,在東南亞地區取得良好市場表現的九牧,正著手在全球構筑“科技衛浴”的市場優勢。
窺一斑而知全豹。
過去衛浴是一個長周期行業,產品更新慢,導致不少海外品牌對創新不敏感。衛浴“家電化”將整個行業帶入了創新快車道,一些反應遲鈍的企業在創新上掉了隊,不知不覺中已被市場邊緣化。
以有著消費風向標意義的電商為例,目前國內電商平臺的智能馬桶銷量排行中,TOP10里已經有7個是國產品牌,九牧、箭牌等排在了前位,松下、TOTO等被擠到末尾。
原因并不難解釋。
智能衛浴改變了產品形態、影響了用戶心智,也在無形中加劇了“矛盾”的轉移:以往國內品牌只能爭奪低端市場,陷入了無休止的內卷;現在用智能化打開了全球市場,競爭對象自然成了海外品牌。
正如TOTO在2024財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的表態,公開承認正面臨中國企業的競爭,其中九牧的存在感不斷增強,并坦陳即使投入更具成本競爭力的產品,也不會出現戲劇性的改善。
04 寫在最后
站在一位普通消費者的立場上,衛浴“家電化”對我們的價值在哪里呢?這里用DeepSeek生成了一段具象化的描述:
當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灑進浴室,智能馬桶已經坐墊加熱到了舒適的溫度,還能進行健康數據監測,成為家庭健康管理的“衛浴醫生”;當你還在迷迷糊糊地洗漱時,智能魔鏡柜自動亮起了柔光,推送今天的天氣、日程提醒乃至穿搭建議;當你在音樂花灑下的陪伴舒展筋骨,會根據預設自動調整水溫和出水模式,用一場量身定制的熱水澡叫醒每一個細胞……
衛浴家電化的“終點”,是讓科技融入到每一個細節,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溫柔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