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陳泊丞
今年以來,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特別熱鬧,各大車企品牌動作頻頻:比亞迪發布全民智駕戰略,率先推動智駕平權進程;特斯拉推出中國特供版“FSD”,引發行業熱議;雷軍直播小米汽車端到端智駕,掀起行業卷智駕的浪潮;理想、小鵬、鴻蒙智行等也都相繼發布了新功能、新版本等等。
在一系列積極舉措的推動下,智能網聯汽車的“全民時代”加速而來。然而,隨著單車智能上路的情況愈發頻繁,其背后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在逐步增加,如視覺識別不準確、單車感知不全面、行程規劃不靈活等,從而導致車輛碰撞、堵塞道路等,引起了不少的社會焦慮。
與此同時,官方上層的注意力則是聚焦在智能網聯汽車的另一條路徑即“車路云一體化”方案上。去年,美國交通部正式發布C-V2X車聯網技術國家部署計劃《Saving Lives with Connectivity: A Plan to Accelerate V2X Deployment》,希望加快車路云一體化在全國范圍內的部署,從而提升道路安全,降低交通傷亡,促進交通系統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在國內,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關于公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湖南長沙正在積極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建設,并依托湘江智能編制出臺《岳麓高新區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創新先行區實施方案(2025-2027)》(以下簡稱《先行區實施方案》),支持園區全域打造“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創新先行區,開展車路協同新基建建設及改造,搭建智能網聯創新先行場景。
緊隨上層戰略指示,湖南長沙與美國不約而同地開啟“車路云一體化”競速模式,走在世界前列。
車路云一體化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為什么中美兩國的上層都在關注車路云一體化方案的實施?對比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各種路徑和最終結果,有三個關鍵原因不容忽視。
一、單車智能“喧囂”的背后,痛點頻繁暴露。
站在單車智能的角度,盡管現在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但是逐步暴露出來的痛點卻也非常棘手,引發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對技術路徑的反復思考與驗證。例如,特斯拉因為定位精度不足的問題就頻繁出現壓實線、走錯車道或是視覺識別局限導致大量闖紅燈等違章問題,以及無法準確識別潮汐車道、公交車車道限行等中國特色場景路況等,暴露出單車智能方案的不足。
同時海外研究也表明,在日出或日落時使用智駕系統的車輛發生事故的概率是人類駕駛員的五倍,在轉彎路段事故率是人類駕駛員的兩倍。究其原因,在于在昏暗光線條件下,智駕系統的攝像頭和傳感器容易出現誤判,例如將陰影誤認為障礙物,或者因光線變化導致信號處理混亂,從而增加了事故風險。
誠然,單車智能的高效與快速應用在現階段有目共睹,但是智能網聯汽車想要實現更安全、更穩定、更全面的發展,就不得不推行車路云一體化方案的建設與實施,通過系統性的場景方案構建數字時代的智慧交通操作系統,來突破單車智能的物理局限。
二、車路云一體化的本質,是一場底層邏輯的“降維打擊”。
基于車路云一體化方案的本質而言,這是一種高緯度的解決方案。它的發展意味著智能網聯汽車超越了“讓AI開車”的單一緯度,通過車-路-云協同的智慧化交通系統,具備了重構城市交通底層運行邏輯的系統性能力。
這種模式本質上是從“工具智能化”向“系統智能化”的升維。單車智能的技術重點在于依賴單車傳感器(如攝像頭、雷達)感知周圍環境,完成車輛的正常行駛。而車路云一體化方案則是通過V2X(車路協同)技術接入城市級感知網絡,從而實現更深度、更全面的城市交通管理。
以長沙為例,長沙在100公里的城市道路實現了車路協同改造,通過智能信控系統動態優化信號配時,減少了交通延誤和擁堵,實現路段通行效率整體提升30%,并支持了Robotaxi車隊的規?;\營。這種顯著成果的實現,出發點不再是「車」,而是車路云一體化的綜合協同。
三、智能網聯汽車的終局,是城市治理“智慧化”。
智能網聯汽車的終極價值不在于替代人類駕駛,而在于通過車路云協同重構城市治理的底層邏輯。當車輛成為城市動態數據的實時采集終端,當道路成為可編程的智能基礎設施,城市治理將從“經驗主義判斷”升級為“全局最優決策”,這正是城市智慧化的核心要義。
截至目前,長沙有72條線路2072輛公交車已經完成智能化、網聯化改造,可以接收準確的紅綠燈等路況信號,高峰準點率提升到80%。同時,根據民眾需求開設的5條智慧公交線路,更是有效縮短了區域居民30%的通勤時間。
這種基于實時數據反饋所實現的車路云一體化方案雖然很細微,但是對于城市交通治理、民生幸福發展卻是有著顯著的深層價值,甚至還能改寫城市治理的綜合范式??梢灶A見,隨著長沙公共交通工具在車路云一體化方案的支持下,實現通勤效率優化,或將促使更多的民眾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從而減少碳排放等環境問題,推動城市發展綠色化。
根據規劃,未來長沙將結合重點產業園、學校、居民小區的出行需求,通過打造智能網聯創新先行應用場景,如推動智能電軌、智能駕駛微循環巴士、自動駕駛出租車、功能型無人車等創新先行場景落地等,將智能網聯技術賦能市民高質量出行,提升市民的出行體驗。
長沙智能網聯汽車,走在了正確的道路
中國已經在全國包括長沙在內的20個試點城市推進車路云一體化全域覆蓋。而美國交通部也明確提出,2036年前實現高速公路100%覆蓋、75個主要城市路口覆蓋率85%。這不僅是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要路徑,更是全球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設的共同選擇。
在中美相繼開啟車路云一體化“競速”的重要節點上,長沙智能網聯汽車已然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而從目前的反饋來看,車路云一體化方案所帶來的價值是多層次的。
其一,面向車端,車路云一體化正在改寫單車智能的發展范式。單車感知的局限性非常明顯,綜合異常氣候、異常路面、異型交通標志、盲區、特殊交通場景等諸多不確定性等因素考慮,單車智能是否能真正實現無人化的全自動駕駛,業內依舊爭議不斷。目前,量產車的智駕水平大多還停留在L2階段,車路云一體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車輛的智駕水平,有助于幫助量產車實現更高階的突破。
例如,長沙在湖南湘江新區就部署了486套RSU(路側單元)、1900余個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感知設備,覆蓋200平方公里城市開放道路和100公里智慧高速。這些設備通過邊緣計算單元(MEC)對感知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并將結構化數據傳輸至車輛,為自動駕駛提供了超視距感知和盲區感知支持,幫助縮短緊急制動距離,保障行車與行人安全,對車輛智駕水平的提升有著顯著的助力,紅綠燈信號聯通更讓車路協同系統成為搭載NOA等關鍵智駕系統車輛順暢通過路口的必要保障。
未來,長沙將統籌規劃全域智能網聯汽車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車路協同基礎設施與交通管控等道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共用。其中,岳麓高新區將在未來三年對全域所有路口進行智能網聯化改造,對滿足改造條件的低配路口按照長沙市“車路云一體化”建設目標要求升級為高配,并持續應用場景運營。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有助于直接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并惠及區域單車智能升級。
其二,面向應用端,車路云一體化正在拓展智慧場景的服務邊界。與大眾認知有所區別,智能網聯汽車的不只是乘用車的智能化,還包括了商用無人車的應用和普及。而商用無人車的應用往往覆蓋特殊的道路場景如物流、園區、道路作業等,僅憑單車智能無法實現,車路云一體化是必要的支撐。
在湘江新區,湘江智能基于車路云一體化方案部署了數十臺無人清掃車,通過云端任務調度系統可實現循跡清掃、避障繞行,為城市環境清潔賦予了全新的智慧化服務能力。此外,長沙還開展了L4級Robotaxi收費運營,累計完成超150萬公里載人測試等等。隨著車路云一體化方案的成熟,智能網聯汽車的應用潛力正在逐步爆發出來,成為城市AI創新應用的一大重要落地載體。
湘江新區在未來還將繼續做深做寬應用場景建設,即將推出《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細則(試行)》,將優化企業開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運營申請及審批流程,支持功能型無人車及全無人創新應用等場景的落地,逐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在湘江新區全域的規?;痉哆\營。
同時,其下屬的岳麓高新區還出臺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先行區實施方案(2025-2027)》,計劃三年內分階段完成岳麓高新區全域路口智能網聯化改造,將岳麓高新區打造成全國首個全域“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場景示范標桿,并計劃在今年(即2025年)打造智能電軌場景、智能駕駛微循環場景,在2026年打造功能型無人車場景、全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場景,逐步拓展基于智能網聯汽車的智慧場景服務邊界。
其三,面向城市端,車路云一體化正在重構城市治理的底層邏輯。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提高,車輛網聯化比例提升,車路云一體化方案不僅可以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同時對能源調度(如充電樁協同)、碳排放優化以及城市管理的價值也將持續凸顯,進一步優化城市治理能力,推動環境綠色發展、城市高效進化。
智芯云途公司開發的“智能網聯城市應急救援優先服務系統”,通過云端協調紅綠燈和車輛路徑,縮短了消防車到達救援現場的時間,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公共安全救援能力,為保障民生安全發揮著顯著作用。作為城市區域的重要載體,智能網聯汽車在車路云一體化支持下成熟發展,將更好地將車輛自動化升級為城市治理數字化的核心要素,推動城市治理從“經驗驅動”向“數據智能”轉型。
現如今,長沙已經成立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創新先行區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統籌與調度創新先行區推進及實施工作。在組織保障之下,又進一步優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環境,依托現有測試技術分析評價體系,研究制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認證、準入、運行等標準規范,推動形成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場景標準”。這些從組織機制到行業標準的多方統一,或將更好地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與城市治理融合,創新賦能更深層次的區域產業價值、城市建設價值。
結語
從單車賦能到產業場景拓展再到城市治理進階,在車路云一體化的支持下,智能網聯汽車正在構建多層次價值體系,不僅體現在解決當前技術痛點,更在于為未來交通基因重構、產業場景服務拓展甚至是城市治理體系的設計都提供系統性支撐。
那么,在中美競速「車路云一體化」的重要節點上,長沙更應該做深做實做優車路云一體化探索,為無人駕駛的真正落地和城市級的智慧交通管理打造樣板。同時,下一階段目標更不能局限于技術追趕,而需瞄準“城市級操作系統”定位:將車路云一體化架構升級為城市數字化底座,讓每一輛智能網聯汽車既是數據生產者,又是城市治理的參與者,從而催生比當前單車智能更具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率的新范式。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