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能相對論
當AI從實驗室走進千家萬戶,當智能家居開始借助大模型實現家庭智能管理,一個關于未來家的終極命題終于浮出水面:AI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為用戶分擔家務?
三翼鳥用一場技術革命給出了答案。在3月19日的AWE生態大會上,三翼鳥發布了基于Uhome大模型訓練的小優智能體。作為家庭服務管家,它以語言、視覺、知覺等多維感官的技術突破,重新定義了智慧家庭的交互邏輯,并先于行業叩響了“無人家務”時代的大門。
無人家務:一場智能家居的感官革命
過去,“智能家居能像人一樣懂你”似乎是個偽命題。畢竟機器不是人類,沒有真實感官,對信息的接收和處理能力非常局限。三翼鳥的顛覆在于,它基于Uhome大模型和AI技術賦能,為小優打造了一套類人般的“感官系統”,它能像人一樣理解用戶的生活邏輯,自主填補家務鏈條中的空白。
一雙能聽懂萬千語意的“耳朵”,是理解需求的前提。小優不僅能聽懂28種方言,更能捕捉用戶的情感潛臺詞。一句“今天有點悶”,觸發的是新風系統與空調的聯合響應;一句“家里來客人了”,聯動的是燈光、音樂與空調的待客場景編排。原來家務只動嘴、不動手,也能如此輕松簡單。
AI之眼技術的植入則讓小優有了看懂世界的“眼睛”。煙機能在你離開時幫你“看鍋”,讓鍋始終處于沸騰不溢的狀態;洗衣機的鏡頭不僅能識別衣物數量、材質,還會將洗衣液和水量投放的剛剛好;冰箱能記住牛排的存放時間,并在臨期時提醒你盡快食用……這些曾經需要人類駐守的家務“哨崗”,如今也被小優悉數接管。
更深層的突破,在于小優還擁有一顆感知萬物的“心”?;啬咸靵砼R前,它會預先感知空氣濕度,提前3小時啟動除濕方案,保證室內干爽;當寒潮突襲,它又能感知寒冷后自動調高空調溫度抵御冷空氣。這種感知力源自小優對家庭環境的持續“記憶”,并結合用戶習慣,將一些潛在家務提前安排妥當。
深度思考的智能體,用戶生活的好伙伴
感官重在接收信息,而出色的執行則離不開一個會思考“大腦”。小優作為用戶家庭生活的好伙伴,已經具備了強大的思考能力。正是這種類人般的深度思考,才能讓它在感知理解的同時,還能貼心的幫助用戶做出當下情況下的最好決策。
比如當用戶說出“準備早餐”時,它會先檢索冰箱庫存,發現雞蛋余量不足提醒下單補貨;同時計算晨間氣溫,決定面包機烘烤時長;甚至根據日程安排調整咖啡濃度。這種將單一指令分解為數十個協同任務的能力,徹底改變了傳統智能家居“一事一響應”的機械執行,使體驗更加流暢完整。
執行能力優秀,驚人的學習能力還能讓它突破家務邊界,向著家庭以外的領域持續學習和進化。比如當你告訴它有洗衣機的打算,小優可以推薦適合你的最新款,幫你查詢補貼金額,之后找到最近的專賣店下單,預約上門安裝,最后還能把舊機器帶走綠色回收。這種“全生命周期服務”,也必將加快智能家居的角色轉變,使其進一步成為家庭生活的“協作者”而非僅是“解決家務的工具”。
總體來看,當行業還在比拼能為用戶“做什么”時,如今的三翼鳥已經在想如何讓用戶“不用做什么”了。在AI之眼和Uhome大模型技術對三翼鳥智慧家庭的全面賦能下,用戶已經不再需要記住“關火前調小風力”“回南天提前除濕”,因為家已經有了自主處理家務瑣事的能力。這種讓用戶“不用動手、只管躺平”的戰略思維,或許才是三翼鳥發力無人家務的內核邏輯:當技術開始理解生活本質,家才能真正成為自由的港灣。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