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互聯網那些事
2025年才剛剛開始,國內的兩輪電動車圈子就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向來與人和氣的九號公司不僅正面回擊了“產品斷頭”謠言,還廣發“英雄帖”邀請網友向公司舉證不實信息。
不查不知道。
原來九號早在2022年就開始被人抹黑“產品斷頭”。
被憑空造了這么久的謠,現在的情況別說九號,怕是換誰來都要被造出火氣。
九號回應斷頭謠言
2月11日,九號公司官方微博發文,對此前網絡上熱傳的“九號斷頭”事件進行了正面回應。
九號官方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以更好的產品服務用戶,為用戶帶來更多元化的智能短交通出行解決方案。我們堅決打擊負面水軍造謠行為,針對網絡上出現的不實內容,九號公司將堅決抵制。”
除此以外,九號官方還曬出了多張有關“九號斷頭”的謠言截圖,表示已對相關內容進行錄屏取證處理,并邀請廣大網友再看到此類內容時向九號公司進行舉證。
在搜索相關信息的時候,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雖然網友們在短視頻平臺上以“產品斷頭”為名向九號公司展開攻擊的情況由來已久。(攻擊區間可從2022年12月覆蓋到2025年2月)
但當我們在投訴平臺上以“九號斷頭”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卻只發現了一條外賣小哥被導航誤引至“斷頭路”的信息,根本看不到有關九號公司產品斷頭問題的投訴。
那么問題就來了?
堂堂消費者服務平臺的作用,莫非還比不過短視頻平臺?還是說所有遇到“斷頭事件”的用戶都沒有想過走“投訴維權”這條路去解決問題?
到這里,相信您也看清了整起事件的謠言本質。
這些以“產品斷頭”為由向九號公司展開攻擊的人,除“追求流量”這一原始驅動力外,也不能排除他們是“有預謀的對品牌展開圍獵”的可能。
所幸連續遭受多年攻擊的九號公司沒有選擇繼續忍受,而是默默收集證據后當眾對峙,最終在揭穿對方謠言本質的同時守護了自己的名譽。
是什么讓九號實現了0到1的蛻變
在營收構成層面,九號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電動兩輪車銷量為120萬臺,收入33.83億元;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車銷量為51.81萬臺,收入10.31億元。
另在2024年的“618大促”期間,九號公司自營全渠道銷售額突破16.3億元,同比增長67%;拳頭產品“智能電動兩輪車”更是全渠道銷售額突破15.5億元,同比增長75%,讓公司一舉包攬了京東、抖音、天貓三大平臺的相關類目店鋪銷售額冠軍。另在用戶畫像層面,年輕用戶在2024年618期間的九號消費占比高達65.5%。
談及九號產品飽受用戶歡迎的原因。
研發和銷售是我們始終無法繞過的A B面。
財報數據顯示,僅在2024年上半年,九號公司的研發投入就高達3.49億元,同比增長18.88%。另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九號公司的研發團隊人數已有1410人,較2023年同期的1351人呈增長趨勢。
當資金的持續投入遇上研發團隊的不斷擴充,其所帶來的直觀反饋便是九號旗下產品通過搭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長續航電池技術甚至DeepSeek而顯著提升了自己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戶體驗。
《2024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研究報告》指出,有超60%的消費者表示會優先選擇配備智能化功能的兩輪電動車。而九號通過“高投入”換來的“高智能化”剛好和時下消費者的購物傾向相吻合,為其積攢了大量用戶。
另在銷售鏈路的建設層面,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九號公司在國內的電動兩輪車專賣店已超過6200家,覆蓋縣市超1100個。
大量線下店鋪的出現,不僅承接了九號的線上聲譽,緩解了消費者的購物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升級了九號的售前、售后體驗,在維護旗下產品的“智能化頭銜”之余,為品牌在消費者心中額外建立了“服務便捷、可靠”的印象。
九號在“去小米化”后要做什么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小米渠道所占的九號總營收比重為4.3%。而在2021年,這一數據還是32.29%??僧敃r間來到2024年的上半年時,九號公司實現自主品牌銷售收入58.6億元,同比增長82%。
從上述數據變化趨勢來看,九號已經在核心銷售業績層面擺脫了對小米的單一依賴。
回望起步階段,九號當初被消費者所熟知的原因,便是它和小米攜手推出了米家滑板車、小米九號平衡車這兩款產品。
隨著時間的推移,九號也開始尋找新的產品發力點,并成功將團隊精力映射到了“智能電動兩輪車”領域。在此之后,隨著產品的不斷成長,九號不僅用4年時間實現了中國區銷量超400萬輛的成績,還蟬聯了2年國內4000元以上價位的智能電動兩輪車銷售額冠軍。
數據指出,九號電動兩輪車在2024年上半年的銷量為120萬輛,收入33.83億元。(中國區銷量為119.84萬輛,同比增長123.18%)
上文我們提到,九號崛起的關鍵是掌握了研發+銷售的A B面。
同樣的,這兩點也是九號得以實現“去小米化”的關鍵。
技術的積累讓它拓寬了產品體系,從原來的“滑板車+平衡車”進化到了“智能電動車+滑板車+平衡車+全地形車+機器人”的多維產品矩陣。而銷售途徑的注重又讓九號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營銷網絡,幫助自己收獲了良好的用戶口碑。
這種專注“小米定制”和多元產品的發展策略,不僅讓九號的產品生態、業績生態更加平衡,也讓它的營收路徑變得更加多元。
所以當九號建立了自己的市場口碑、積累了自己的忠實用戶后,所謂的“去小米化”也就自然發生了。換句話來說,九號在成長過程中并沒有把“去小米化”當成自己的主線任務,這一切不過是公司羽翼豐滿后的附加品。
在過去,忠實的用戶群體和強大的技術積累,讓九號在小米身邊順利畢業。
在今天,九號又將利用自己的技術積累和銷售網絡,向全球化市場發起沖鋒。
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在財經新聞板塊見到九號布局全球化市場成功的消息了。
參考:
36氪:從小米「良性畢業」,九號公司在全球市場繼續「深造」|奧運時氪
每經網:凈利同比增長167.82%,九號公司去小米化后半年報業績再“加速”,股價創2年新高
金融界:“報”料丨去小米化后九號公司再迎業績爆發:2024上半年營收66.66億,凈利直逼2023年全年達5.96億
華爾街見聞:賽道Hyper|九號公司“去小米化”推動業績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