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市值榜
作者:相青,編輯:趙元
新年臨近,無論是清河的羊絨商家、曹縣的馬面裙商家,還是云南的鮮花商家,都在直播間忙碌著,全力沖刺春節市場。
過去幾年,消費市場正呈現出一個明顯趨勢:帶有“產地溯源”“工廠直供”等產業帶標簽的商品愈發受到消費者青睞。同時,直播電商不斷激發出消費新需求、新場景,改變了這些產業帶商家的命運,他們逐漸從原來的代工模式、小作坊模式向品牌化、規模化轉型升級,實現了從“幕后”到“臺前”的華麗轉身。
近期,抖音電商發布的《直播間里的中國制造——2024抖音電商產業帶發展報告》披露,過去一年,來自全國產業帶地區的1.7億款商品,在抖音電商售出154億單,同比增長39%。
這一數據背后,是產業帶經濟與以抖音電商為代表的新興電商模式的深度融合。這種融合帶來了雙重價值,一方面,產業帶在生產技術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與抖音電商“全域興趣電商”有機融合,為消費者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高性價比優價好物;另一方面,抖音電商不僅助力產業帶商家實現數字化轉型,還帶動了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重提升,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一、一塊屏幕,讓源頭好貨直達消費者
新年穿新衣是傳統習俗,選購一件羊絨衫已成為許多人辭舊迎新的必備之選。然而,羊絨衫的高昂價格常常讓人望而卻步。
近年來,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源頭好貨,直接從源產地廠家購買,以更實惠的價格享受到高品質的羊絨制品,既滿足了過年的儀式感,又實現了理性消費。
清河羊絨產業帶商家在這種消費理念下,迎來了第二春。
“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數據顯示,清河縣的羊絨產量占世界的40%,全國的65%。然而,由于當地企業過去多以代工生產和批發出口為主,因此很長時間內未能誕生家喻戶曉的消費品牌,當地企業的品牌化轉型舉步維艱,自主品牌發展面臨瓶頸。
扎根清河的秀特羊絨的創始人許金萌發現,從定價上萬的國際品牌到數千元的國內品牌,羊絨制品普遍存在高溢價現象,這種價格壁壘導致國內羊絨市場陷入發展困境。懷著"讓國人實現羊絨自由"的愿景,許金萌決心打造一個平價羊絨品牌。
創業之路并非坦途。傳統銷售渠道建設成本高企,線下分銷體系復雜且不透明,再加上高昂的品牌推廣費用,這些難題如同大山般橫亙在面前。
轉機出現在抖音電商的興起。許金萌敏銳地意識到,直播電商或許能打破羊絨行業的發展桎梏。一方面,通過抖音電商,能夠向更多消費者傳遞“優質不貴”的品牌理念;另一方面,平臺提供的實時數據反饋,讓秀特能夠及時抓住消費者偏好,把握市場脈搏。
在抖音電商的加持下,秀特羊絨這一新興品牌成功打開了國內市場,同時也讓更多消費者實現了羊絨自由。據了解,許多清河商家在同樣生產一件羊絨衫時,成本已低于內蒙古,這得益于兩大關鍵因素:
一方面,得益于完善的產業鏈布局。 清河羊絨產業實現了從原料采購到成品制作的全流程高效管控,沒有中間商,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運營效率最大限度得到了保障。
另一方面,依托抖音電商“全域興趣電商”的優勢,通過直播、短視頻、商城等多元化形式,不僅充分展現了產業帶商品的獨特價值,更通過優化中間環節顯著提升了流通效率。 這種創新模式有效降低了渠道成本,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讓優質源頭好物能夠以更親民的價格直達終端消費者。
事實上,抖音電商的產業帶賦能效應已輻射全國,包括廣州護膚品、深圳手機配件、義烏發飾、南通家紡、諸暨珍珠、海寧皮草、丹陽隱形眼鏡、啟東海鮮、揭陽兒童家具以及保定紙巾等,眾多特色產業帶商品通過抖音電商平臺,以更優的價格、更便捷的方式觸達消費者,為市場帶來了更多優質且實惠的選擇。
二、在直播間,重塑供需關系
除滿足消費者已有需求外,抖音電商以內容為紐帶,通過“貨找人”的經營模式,能夠更敏銳地捕捉細分和多元的市場需求, 便于產業帶商家迅速發現尚未滿足的潛在需求和痛點,并逐漸將“小需求”培育為“大市場”, 從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馬面裙產業帶商家的躍遷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過去,漢服圈是由一批喜愛傳統文化、追求特立獨行的年輕人組成的小眾文化圈子,依托抖音電商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流量支持,馬面裙爆火,也帶動漢服圈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成功實現破圈。
曹縣商家敏銳地洞察到漢服從小眾興趣愛好向大眾消費轉型的趨勢和潛力,迅速調整策略,從以往專注舞臺演出服轉向集中資源打造馬面裙。借助抖音電商透傳出的消費趨勢,曹縣整合了原本“散而不精”的服裝產業鏈。如今,在方圓5公里的范圍內,曹縣已能完成從制版、布料、裁剪,到印花、縫制、成衣等所有配套,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漢服生產基地”,推動漢服從小眾市場到完整產業帶的轉型升級。
這其中,抖音電商起到了兩點關鍵作用:
一是激發消費需求。 短視頻和直播電商不僅讓更多用戶了解到馬面裙的美學與文化價值,還通過情感共鳴喚起了用戶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并進一步將這種共鳴和興趣轉化為實際購買行為,這是一次典型的通過內容創造新需求、引領新消費趨勢的成功案例。
二是反哺生產端。 短視頻和直播電商通過實時數據和消費者互動,打破了漢服行業信息壁壘,成為生產端的關鍵風向標。過去,漢服商家因信息不對稱通常采取保守策略,不敢做創新,也不敢提高產量;抖音則徹底打破了這種信息孤島,能夠及時反饋最新消費需求,幫助生產端快速調整設計、優化產能。
總體來說, 直播電商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重塑傳統供需關系,將碎片化消費信號整合為清晰的市場指引,推動流量轉化為真實產業能量,從而引導整個漢服產業鏈實現更高效、更貼近市場的高運作。
曹縣馬面裙商家的轉型,只是抖音全域興趣電商的一個注腳。在全國各地,還有無數個產業帶商家因為抖音電商而迎來轉型升級。在抖音電商“產業成長計劃”推動下,該平臺產業帶業務已覆蓋全國27個省130座城市。今年以來,全國332個產業帶的抖音訂單量過千萬單,830個產業帶的抖音銷售額過億元,平均每天有超150萬產業帶中小商家在平臺達成交易。
產業帶商家借助抖音電商敏銳捕捉到新消費需求,通過精準的產品設計、備料和生產加工,完成了從“生產驅動”到“需求驅動”的轉型。這不僅滿足了多元化、細分化的市場需求,還顯著降低了供需錯配,提高了整體供應鏈的響應速度與效率。
三、產業帶升級,價值不止于商業
無論是清河羊絨商家打造平價羊絨品牌,還是曹縣商家抓住馬面裙熱潮實現轉型升級,這些產業帶的實踐充分展現了在電商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以抖音為代表的直播電商如何助力中小微企業和“作坊型”企業實現跨越式成長,釋放更大的發展潛力。
這種成長不僅推動了企業自身的升級,也帶動了地方實體經濟的整體轉型。通過全域興趣電商多形態、多觸點的表達方式,企業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環節的資源配置和資金流轉效率得以顯著提升,最終惠及的是整個產業鏈條的從業者——無論是企業、家庭,還是普通工人,都成為了這場轉型升級的受益者。
以曹縣為例,十多年前,這里還是山東經濟洼地、省級貧困縣。如今,借助直播電商的東風,曹縣GDP排名躍居菏澤市第一。2023年曹縣漢服銷售額達到70億元,帶動就業人數達10多萬人,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把返鄉創業就業作為首選。目前,曹縣從事電商的高學歷人才有3名博士、近百名碩士、近萬名大學生。近年來,曹縣已累計吸引5萬人返鄉創業,帶動35萬人從事電商行業。
類似的故事也在云南鮮花產業帶發生。
過去,云南鮮花種植產業以小農經濟為主,50畝以上的種植基地屬于少數。而今,得益于抖音電商的推動,百畝以上的基地已成為普遍現象,規模最大的甚至達到4000畝。此外,大量中大型的設施農業進入鮮花產業,花農開始采用技術種植、規模種植,配套無土栽培以及灌溉、控溫等智能系統,不僅提升了種植效率,還全面升級了鮮花種植的產業鏈條。
《直播間里的中國制造——2024抖音電商產業帶發展報告》顯示,在產業帶銷售額和商家數量上,云南是兩項指標均進入全國前十的唯一西部省份,其中,鮮花、多肉、永生花和干花等優勢產品持續熱銷。
2020年就全面轉型抖音電商的“木木花卉”主理人木木,帶動周邊15戶鄉鄰做直播。他坦言:“以前種土豆,人年均收入不超過1500塊,現在直播賣云南鮮花,人年均收入5萬多,家家戶戶買房買車。”據有關部門統計,以鮮切花、花卉衍生品等的多元化產業鏈條,已經輻射帶動云南省花卉種植、包裝、物流運輸、花卉電商、直播帶貨等行業從業人員100余萬人。
在這些產業帶商家轉型升級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直播電商不僅讓商家實現了銷售增長,更通過重塑供應鏈、優化資源配置以及拓展市場渠道,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更為重要的是,直播電商推動地方產業實現了品牌化與規?;碾p重升級。越來越多的小鎮實體企業通過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產品,打開增收致富的新路徑。無論是云南的鮮花、清河的羊絨,還是曹縣的馬面裙,都借助直播電商的力量,從傳統的小規模經營走向了全國甚至全球市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區域品牌。
在這一過程中,直播電商的輻射效應貫穿了從商品生產到運營推廣、從物流配送到售后服務的全產業鏈條,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讓更多家庭有了新的收入來源。
直播電商的興起,正在改變鄉村“留不住人”的困境。它讓鄉村不再是年輕人逃離的地方,而是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熱土,也讓更多鄉村地區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真正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