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能制造的標志性領域,機器人正迎來“狂飆”式發展浪潮。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24人工智能十大關鍵詞”,作為“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延續,具身智能位列關鍵詞之一。
身處萬眾矚目的賽道,RoboSense速騰聚創新年第一周就為市場送上了驚喜:1月3日,公司召開“Hello Robot”2025 AI機器人全球線上發布會。
3款激光雷達,1款新相機,靈巧手2.0,以及關節電機、力傳感器等更多機器人增量零部件產品,速騰聚創機器人“全家桶”首次全面呈現。
隨著發布會召開,市場對未來智能機器人的期待,被速騰聚創徹底點燃,公司也成為備受矚目的智能機器人概念股。當日,速騰聚創最高漲幅超18%,截至收盤,股價達到30.8港元/股,漲幅5.48%。
這場發布會讓市場更全面地了解速騰聚創在AI機器人時代的布局,同時也展示了機器人產業商業化的“加速度”。
機器人戰略成果四大看點,勾勒新十年全景圖
從誕生之初,速騰聚創一直是一家以AI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公司。
在發布會現場,速騰聚創CEO邱純潮表示,公司定位于智能機器人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立足整機開發通用的機器人移動及操作解決方案,并推出適用于各類場景的智能機器人增量零部件。
過去10年,速騰聚創由機器人“眼睛”的感知能力切入,持續完善AI機器人時代的核心增量部件及解決方案。
到今天的發布會,速騰聚創展示了機器人技術迅速發展,尤其是智能增量零部件與解決方案方面的大突破。具體來看,可歸納為四大看點:
1.激光雷達全面進入數字化時代,加速市場普及。
速騰聚創一口氣發布了三款應用于車載與機器人場景的高性能數字化激光雷達新品,包括全球首款 “千線”超長距數字化激光雷達EM4,全球首款機器人全固態數字化激光雷達E1R,以及全球首款192線半球形數字化激光雷達Airy。
這三款產品共同之處在于,全部實現數字化,更加AI化,由此探測精度更加精準、性能更強大。邱純潮還稱,在全面數字化之后,激光雷達已經收斂到一個成熟穩定的架構中,即將在汽車、機器人與無人機市場加速滲透和普及。
2.通用的機器人視覺、移動及操作解決方案齊頭并進,多領域協同效應凸顯。
針對機器人,速騰聚創還發布了多款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機器人視覺方面,速騰聚創推出了“通用智能機器人之眼”:Active Camera。Active Camera是一個包含傳感器硬件、運算核心、AI算法的智能生態,大大降低各類細分場景專用機器人的開發難度。
與此同時,基于“手眼協同”能力的操作解決方案也迎來全新版本。繼去年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發布“靈巧手”,速騰聚創此次發布了第二代靈巧手Papert 2.0。
依托于感知解決方案的領先優勢,Papert 2.0可結合各類傳感器的感知信息與手部動作進行閉環控制,大幅提升了第二代靈巧手的通用性和任務復雜度。
此外,移動解決方案方面,速騰聚創以智能汽車這一最嚴苛的移動機器人平臺為基礎所開發的一系列技術成果和解決方案,可以支持各種類型的智能機器人理解環境信息,實現A點到B點的自主移動功能。
3.打造機器人開發“母機”,跟著機器人產業上下游伙伴一起共同迭代,加速機器人產業化步伐。
從整機出發,速騰聚創還帶來了自研的人形機器人整機。RoboSense速騰聚創聚焦于機器人的視覺、觸覺、關節三類增量零部件領域,可以支持機器人行業通過靈活組合移動和操作能力,開發面向各種場景和任務的智能機器人產品,加速具身智能等智能機器人前沿技術的商業化落地及規?;瘧?。
4.多款創新產品揭示深厚技術儲備,從感知到規劃控制的端到端全棧能力已達業界領先水平。
RoboSense速騰聚創在本次發布會上推出了適用于足式機器人力傳感器FS-3D,適用于機器人髖、膝關節的高功率密度直線電機LA-8000,以及機器人域控制器DC-G1。
這些產品展示了速騰聚創在機器人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品類的技術儲備。而速騰還透露,公司不斷增加在AI方面的研發投入,建設了超算中心、AI模型、場景數據等AI基礎設施,并開發了大規模的數據閉環工具鏈。
總之,從激光雷達到面向機器人行業的三大解決方案,再到整機和其他零部件,不難看出,速騰聚創已經從技術和產品層面構建了機器人戰略的大框架。接下來,就是這艘機器人“航空母艦”遠航的時刻了。
長期上升趨勢中,躍入智能機器人的星辰大海
2025年,智能機器人產業化將迎來更高的浪潮。
全球主要經濟體均高度重視該產業發展。美國高校去年聯合發布了新版“國家機器人路線圖”;日本正在將機器人納入社會并使機器人成為其社會基礎的關鍵部分;韓國出臺多項政策推動以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為核心的具身智能技術創新,在相關戰略中提出到2030年在各領域推廣使用百萬臺的目標。
從國內相關政策來看,關鍵零部件產業是機器人發展的核心受益方。近期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中提出,2025年制定出臺具身智能等領域創新發展政策。而按照此前工信部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到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核心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核心零部件實現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
再從市場需求層面看,隨著社會對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長,人機協作共生的新型社會有望加速到來。據36氪研究院,預計未來五年,具身智能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有望在2026年突破萬億規模。
圖源:《2024年具身智能產業發展研究報告》,36氪研究院
從國家戰略到市場需求,智能機器人產業化有望加速推進。這也為速騰聚創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而公司也做好了承接這一機遇的準備。
從車載業務到機器人業務,速騰聚創呈現強者恒強的發展規律。
在成為全球激光雷達領軍的過程中,速騰聚創在技術、人員和量產方面積累了充足優勢。對此,國信證券發布研報指出,車端和人形機器人的部分零部件具有一定技術相通性,供應鏈重合度較高,汽車領域有產品和技術儲備的市場參與者有望實現車端向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延伸。
因此,隨著公司向著“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平臺公司”的愿景前進,不僅實現了產品開發的高效迭代,也持續收到客戶認可,有望成為機器人行業的Tier 1。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在機器人領域上的合作伙伴已由2400家突破至2600家。
技術、人才、量產乃至產業鏈合作生態的構建,速騰聚創都跑在行業前列,有望加速兌現機器人業務商業潛力。對此,邱純潮表示,速騰聚創已成功與多個重要客戶進行不同垂直領域新型產品的共同開發,預計2025年機器人領域的出貨量有望突破6位數。
這也預示著,從今天開始,速騰聚創將躍入廣闊的智能機器人“銀河系”。而作為機器人賽道重要的平臺型企業,速騰聚創產品通過技術優勢和合作伙伴關系,幫助機器人公司更快實現商業化落地,并推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和增長。其產品出貨量的增長也說明,2025年有望會成為機器人爆發元年。
隨著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相關上市公司估值水平有望“水漲船高”,亦如曾經的5G、生成式AI等科技熱門概念。
對此,上海證券1月2日發布報告指出,人形機器人進入工業場景已經成為國內外確定性較高的應用趨勢,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可期,建議關注受益的國內零部件廠商,后續建議關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相關事件催化。
近期來看,1月7日開幕的CES全球消費電子展就是值得關注的事件。已有多家機器人廠商宣布會帶著自家產品亮相CES 2025展會,速騰聚創也將帶著今天發布會一系列新品出展。
期待今年CES與資本市場產生的“化學反應”。
來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