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紫金財經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陷入謠言攻擊的京東,終于等來了一個遲到的道歉。
11月26日上午,搜狐娛樂發布致歉聲明,承認“未經核實發布了關于劉強東章澤天夫婦家庭及私人生活的不實信息”,并對謠言造成的不良影響誠懇道歉,同時還表示目前已將不實文章刪除,嚴肅處理了涉事員工。
隨后不久,京東官方微博賬號@京東發言人 通過微博發布聲明:近期,少數機構及個人造謠抹黑、惡意攻擊京東和創始人及其家人,經公安機關依法辦案,部分造謠者已受到應有的懲處。目前,網絡上還存在著部分謠言混淆視聽,相關部門已立案調查。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網絡謠言屢禁不絕,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這些謠言傳播的規律上來看,不排除背后有黑手操控的可能性,相信隨著更多謠言被立案調查,會有更多真相被陸續揭露出來。
京東向謠言說“不”
在上述聲明中,京東列舉了一些典型的虛假話題,包括但不限于:“京東金融遭遇擠兌”、“京東白條虛假征信記錄”、“京東被國際神秘組織ESG滲透”、“京東女性員工比例異常偏高,被極端女權主義控制”以及“京東無錫宇培物流園區發生火災,造成數十億損失”等。這些話題均被證偽,無中生有,意在破壞京東的社會信譽度和市場競爭力。
根據警方的處罰決定書,王某在社交軟件上發布關于京東白條的不實信息,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警方處理。另外,其他的謠言也已被立案調查中。某媒體也在致歉聲明中表示,對未經核實編造京東創始人和家人的不實信息表示道歉。
許多網友認為京東此舉大快人心:“明眼人一看就是造謠。”“京東這次動真格了,造謠者被罰是活該!”
也有網友直接給出了應對方法:“企業需要建立更長效的應對機制,不能光靠事后追責,得提前布局,以防為主。”“造謠成本太低,處罰力度得加強啊。”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謠言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此次針對京東的十余條謠言,在時間節點上精準對應其雙十一大促活動,謠言切入點亦緊密貼合流量熱點話題,呈現出明顯的組織性與預謀性特征,疑似精心策劃的產物。
要知道,在雙十一這一關鍵營銷節點上,若有人蓄意炮制大量謠言,極有可能干擾京東的日常運營秩序,削弱消費者對京東的信任度。
如今,京東對這些謠言說“不”,首先是對自身企業信譽的堅決捍衛,穩固了企業在市場中的信譽根基。其次從商業競爭的角度來看,京東此舉是對公平競爭環境的有力維護,堅決抵制謠言,也為其他企業樹立了榜樣。
不能讓企業承擔謠言“苦果”
作為中國電商領域的巨頭之一,京東憑借品質、服務等優勢,在行業內處于標桿位置。
在2024年《財富》發布的中國500強企業榜單中,京東集團脫穎而出,以1.08萬億元的營收規模超過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等巨頭,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民營企業。據了解,京東連續三年蟬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首,還是獲得“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的企業。
事實上,京東的“標桿”地位不僅體現在營收規模上,還體現在它肩負的重大社會責任上。
在經濟波動、就業大環境承壓的當下,不少企業紛紛通過裁員降本增效,然而京東卻“逆勢而行”,不斷擴大員工數量。
據京東三季度財報披露,今年三季度,京東2025校園招聘全球啟動,本次校招開放了1.8萬個崗位,包含1.2萬個2025屆應屆生崗位和6000多個實習生崗位,同時,2025屆校招生崗位薪酬將全面上調,其中采銷、技術、產品等核心崗位薪酬上調不低于20%。
過去10年,京東體系的員工數量增長了近10倍達到62萬人。這一數據不僅是互聯網大廠中的人數之最,也幾乎相當于其他大廠的總和。
“如果京東被搞垮將是一個巨大的悲劇,削弱中國電商行業整體競爭力,或許只有國外競爭者,才是真正的贏家。”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在電商行業,京東品質最好,員工保障最好,快遞員和客服也均繳納五險一金。如果京東被謠言擊垮,是整個社會的損失。
民營企業需要良好的輿論環境
京東的遭遇并非孤例。
前段時間,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公開喊話,呼吁外界要提供一個公平向善的網絡輿論環境。
11月27日,農夫山泉微信公眾號再次發布半年前的辟謠聲明,辟謠了“鐘睒睒創立農夫山泉是針對娃哈哈”“農夫山泉花錢雇傭水軍抹黑娃哈哈”“鐘睒睒五一拜謁日本,去日本祭祖、移民日本”等謠言。
文章的最后,農夫山泉寫道:我們都身處“野蠻人的叢林法則”之中,明亮的天空下,總有陽光無法照射到的角落,但我們仍然相信公正的力量。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表示,近年來,不僅京東遭受了抹黑,農夫山泉、聯想集團、滴滴等眾多企業也都遭遇了網絡抹黑、詆毀和侵權。這些內容多以短視頻、信息流推薦形式橫行各大平臺。而某些短視頻網站為了追求流量,對這種現象視而不見,甚至利用算法推薦這些不法信息,進一步助長了謠言的傳播。
丁道師直言,治理各類針對民營企業的網絡暴力,也要倒逼以算法推薦為驅動的短視頻平臺進行革新,秉承科技向善的理念,為市場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民營企業需要善待,除了政策、資金支持外,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同樣重要。謠言的傳播會迅速降低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和好感度,不實信息的傳播甚至可能會干擾企業的正常經營,謠言傷害的不僅是某個企業,而且會影響整個產業甚至民營經濟的整體生態。
克托·麥克唐納在《后真相時代》中寫道:“真相是散落成無數碎片的鏡子,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因此,公眾也需要提高辨別能力,理性看待網絡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對于媒體和網絡平臺而言,應加強對信息發布的審核和管理,嚴格遵守真實性原則,對于未經核實的信息不得隨意發布和傳播。同時,要建立健全謠言監測和辟謠機制,一旦發現謠言,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刪除和澄清,避免謠言進一步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