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曠
在國內經濟回暖的情況下,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開始朝著更加多元、細分的方向發展。同時,伴隨著新技術、新模式的涌現,行業內的跨界競爭越來越“卷”,加上消費者偏好和社會觀念的變化,大健康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供給方面來說,如何做才能符合當下社會對新質生產力的要求,為社會創造優質供給;從需求層面來說,如何抓住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及時響應用戶關切成為行業破局者,成了擺在每一個直銷企業面前的關鍵課題。而在這方面,背靠百年老字號李錦記的無限極,顯然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
大健康行業變局下的“另類”
2019年以來,整個大健康行業便迎來了大變局、大洗牌。先是權健創始人被抓,后是華林被查,曾經在業內名聲在外的一批直銷企業,紛紛因為各種不合規的行為,迅速被涮出了市場。然而,背靠百年老字號李錦記的無限極,則成了這場大變局之下的“幸存者”。與那些名聲在外的同行相比,低調的無限極在業內堪稱妥妥的“異類”。
首先,它不與同行比誰更會營銷,而是將更多精力放在把控產品質量上。前些年在大健康行業,一直流行著一股重營銷輕產品的風氣,在一眾保健品公司中這種營銷風氣更加濃厚,一些公司為了銷售更多產品,不惜夸大產品效果、虛假宣傳,因此給行業帶來了很多負面輿論。
在這種行業氛圍之下,一向低調行事的無限極,則顯得有點格格不入。面對同行們的跟風式營銷,無限極始終立足中草藥健康產品、致力于弘揚中華優秀養生文化,持續改善產品質量、提升產品品質。為了把控產品的品質,無限極在全國近70個原材料產區,建立了靈芝、茯苓、香菇等種植基地,通過和當地農戶合作,提供統一的種植標準、技術服務和回購、加工等,不僅保障了品質提升了農戶收入,還推動了中草藥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其次,在重視傳承傳統中草藥的積極成分的同時,無限極還積極推動中草藥的現代化并提升其科技含量。從行業來看,中草藥保健品在國內歷史悠久,整個大健康行業圍繞保健品,衍生了諸多的產品,但也有很多產品只局限于簡單的加工上,并沒有對原材料的有益成分進行深度開發,甚至某些產品只是用技術來做幌子,并沒有實質性的科學研究計劃。
然而,作為一家有悠久中草藥傳統的公司,無限極始終與世界各地的科研機構保持密切合作,
不斷探索中草藥的現代科技應用,推動產品的研發創新。多年來無限極與包括劍橋大學、諾貝爾獎得主霍夫曼團隊等在內的全球權威機構及專家展開合作,并且組建了“無限極全球科學顧問委員會”,其中包括了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多學科、多領域的中西專家,也包括中醫經典方劑方面的專家。
在這種扎實的科研計劃之下,無限極在行業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體系,以及別具一格的服務理念。得益于這種務實、踏實、本分的做事態度,無限極成功穿越行業周期,成為大健康行業大洗牌下的“幸存者”。
從靈芝到低碳,中草藥的“無限”轉型
當前面對消費者習慣的變化、中草藥“綠色革命”的興起,傳統的中草藥行業正在迎來全新的歷史機遇。作為深耕行業多年的知名老字號,無限極立足潮頭,早已悄悄布局推動行業低碳化的行動,助力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一方面,無限極以構建生態圈的形式,攜手上下游供應商,不斷推動全鏈條的綠色化進程。
在中草藥這樣一個“傳統”行業,過去很多中草藥資源,大多以市場化手段收購而來。由于標準不一缺乏管理,很多中草藥從源頭把控上,就存在很多隱患。比如,一些不達標準的中草藥流入市場,濫竽充數使得中草藥藥效大打折扣;一些中草藥基地為了防止病蟲害,超標過量使用農藥,造成了中草藥污染,導致中草藥變質,為后續治療埋下安全隱患。在這種環境之下,中草藥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實用功效和能力,日漸受到了人民群眾的質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無限極牽頭各地農科院的專家學者,深入田間地頭,從育種種植擴充產量,到構建標準、制定規范,再到安全品質把控,形成了一整套的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流程。引導產業綠色種植、科學種植、安全管理、規范運營,使綠色中草藥資源能夠最大化地釋放其功效。為了保證質量,無限極獨創了“無限極中草藥種植管理模式”和“天眼”追溯系統,實現了產品的全程可管控、可追溯,對各種地道藥材實現了全程可管控、可追溯,消費者掃描二維碼輕松回溯原料種植加工的全過程。
在物流環節,無限極建立全程可追溯體系,推廣“無限綠—兩箱一車”項目,踐行綠色節能減排;在供應、生產、銷售環節,分別累計投入原料循環箱10850個、生產循環箱240個、銷售循環箱53132個,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55噸;在18個城市累計投入101輛能源車,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6噸。
另一方面,無限極大力推動綠色工廠的建設,圍繞綠色能源、綠色制造、綠色生產等核心要點,推動行業降低能耗、提升效益。為了推動行業的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無限極還在廣東新會、遼寧營口興建了南北兩大生產基地,打造了環保、高科技的智能工廠。以營口生產基地為例,它的內部大量使用了綠色清潔能源,推動生產基地實現了低碳環保生產。
其中,一期光伏工程鋪設規模達14000㎡,年發電量達1634.9兆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50噸,相當于1800多戶家庭全年用電量。同時,配套的光伏儲能系統運作,不僅可以緩解周邊電網高峰用電緊張,還能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方式,助力周邊社會用電,并為工廠帶來新的效益。圍繞綠色生產的原則,一些剩余的“可循環物料”會被創新再利用,一些中草藥還被用于裝點園區,發揮其他效用。
正是在這種綠色低碳的發展思路之下,無限極才最終在中草藥這個傳統行業之下,找到了開拓創新的全新發展之路。
老字號做新行業,不僅要創新更要守正
事實上,無論是從行業實際還是時代要求來說,老字號想要在新時期發展壯大,創新都是必由之路。但如何創新、怎么創新,則成了擺在各家老字號面前的一道時代考題,能否回答好這個考題,直接決定著老字號轉型的成敗。對此,脫胎于老字號的無限極,探索出了一條守正創新的發展之路。
首先,無限極始終堅持傳統優秀中草藥文化和經驗,在不破壞行業根本的情況下積極創新,不斷強化行業弱項、彌補行業短板。前文提到,無限極在看到中草藥行業,存在的諸如管理落后、標準不一等問題之后,開始從源頭著手解決行業痼疾,形成了現代化的管理模式。而在這些管理模式的背后,無限極始終堅持了對傳統中草藥智慧和經驗的傳承,在發展行業的同時充分尊重先人智慧,從而最大化地實現了創新轉化。
比如,在文化引領方面,無限極依托中華養生文化,倡導正氣、陰陽、臟腑“三調養”的養生觀念,以及飲食、起居、運動、情志“四合理”的生活方式,并將其貫穿到產品、服務等諸多方面。以傳統東方文化為指引,無限極提出了“東方智慧+西方方法”的產品研發指導原則,并用先進的現代科技對中華養生文化,進行有效的轉化、應用和論證,這使其產品矩陣不斷擴大,行業影響力持續攀升。為了踐行這一理念,無限極還在經銷商體系中,大力倡導中草藥文化培訓,持續發揚和傳播中國傳統經典,確保傳統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
其次,始終尊重行業根本規律,不悖離品質和功效這個核心。作為一種專門學問,中草藥對藥材品質要求極高,比如藥材什么部分(比如頸部還是根部)可以藥用,什么部位不能用,藥材是成熟期的有效果,還是別的時期等等,倘若采摘季節不對、時間不對、部位不對,其藥用效果都會大打折扣,這個標準也同樣適用于中草藥健康食品。
為了確保這一點,無限極始終堅守“100-1=0”的質量理念,實行從原材料種植、產品研發、生產和檢測、物流到售后,全鏈條產業化管理模式,嚴把產品品質關,真正將品質、質量管理,落實到了整個生產環節和流程。
正是這種對于品質和根本的追求和敬畏,無限極才會一次次跨越行業周期、穩步向前,說到底到今天它還能如此成功的原因,正在于其對行業和商業正道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