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bijqn"><pre id="bijqn"></pre></wbr>

      1. <wbr id="bijqn"></wbr>
        <em id="bijqn"></em>

        <sub id="bijqn"><listing id="bijqn"><nobr id="bijqn"></nobr></listing></sub>
        <sub id="bijqn"></sub>

        “醫者不能自醫”?陳強兵要給用友網絡“降本增效”

        新視界作者 互聯網江湖 / 砍柴網 / 2024-11-15 16:47
        "
        “醫者不能自醫”?陳強兵要給用友網絡“降本增效”

        來源 / 互聯網江湖

        用友網絡的三季報,不出意外的又“拉了”。

        三季度,用友網絡實現營收19.33億元,同比減少17.3%,凈虧損6.61億元,同比去年由盈轉虧。

        放眼整個前三季度來看,業績也似乎不樂觀,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57.38億元,同比僅增長0.5%,實現歸母凈虧損14.55億元,同比擴大41.24%。

        從財報表面上來看,虧損問題是個大問題。

        對于第三季度的虧損,財報里解釋主要系營業收入同比增速放緩,資本化無形資產攤銷金額及離職補償金增加所致。

        換句話來說,就是業務不掙錢,而且由于之前的裁員導致短期內人員成本更高了。至于資本化無形資產攤銷,可以理解成一部分研發的技術資產“貶值了”,要做財務上的攤銷處理。

        總之,還是那個原因,業務不掙錢再加成本支出高,虧損就顯得不那么奇怪了。這波前三季14.5億的凈虧損之后,公司業務還能不能有質的改變?

        這個問題值得深究。

        醫者不能自醫,成本“拖垮”了用友業績?

        做SaaS也好,云業務也好,ToB的軟件企業主打的一個賣點就是“降本增效”??蛇@年頭,B端降本增效的故事也有點講不下去了。

        一方面,對于企業端而言,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已經明白增長問題不是出在成本端,更多的是市場有效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對于用友網絡這樣ToB企業來說,由于業務增長必要的研發投入增加,成本控制問題反而成了頭號問題。

        為企業降本,到頭來自己先出現成本控制問題,頗有點醫者不能自醫的意思。

        如果看近三年用友網絡的三季報,不難發現成本吞噬利潤的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

        2022年到2024年三季報,用友網絡運營總成本分別為63.66億、70.06億、73.22億,這三年中前三季度營收最高是2024年,但也只有57.3億。

        今年這份三季報,其實比去年還要差。

        營收增速方面,去年前三季度好在還有2%的增速,今年直接就拉到了0.53%,增長幾乎停滯了,同時,總成本同比去年還增加了2.26%,盈利的壓力比去年更大了。

        客觀地說,這里面有裁員產生的費用成本,這些成本確實也是短期的,但問題在于,三季度業績也不樂觀,收入同比下降了17.3%。

        三季報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年的業績走向。接下來四季度要想來個驚喜,緩解全年盈利的壓力,恐怕很難。

        盈利壓力這么大,原因可能在于成本控制效果不佳。

        營銷費用上,2020—2024年前三季度,用友網絡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5.37億元、20.27億元、22.35億元、27.43億元,2021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營銷費用同比增長31.65%、10.26%、22.70%、2.25%。

        也就是說,這幾年營收上僅有的那點增長,是靠大量的營銷預算硬撐下來的。營銷費用投入效果這么差,每年還要增長這么多預算,也難怪業務一直有盈利的壓力。

        業績表現這么差,也可能與當初用友網絡轉型云業務不夠成功有關。

        對于用友網絡而言,轉型云業務,不是挖掘增量而是改造存量,這帶來更多的成本支出,反而降低了毛利率。

        2021—2024年前三季度,用友網絡的云服務業務營收占比從20%迅速增加到了74.71%,而銷售毛利率從曾經的61.05%下降到了48.83%。顯然,云業務的增長并沒有帶來利潤空間的增量,反而是壓縮了毛利率上限。

        為啥增加點利潤那么難?

        還是那個資本化研發投入,然后變成無形資產攤銷吞噬利潤的問題。一般來說,軟件企業將研發投入進行資本化,再被列入的無形資產逐年攤銷是沒什么問題的。

        但是,每年的無形資產攤銷會影響當期利潤表現。

        天眼查APP顯示:2021年到2023年,用友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3.54億元、29.3億元和32.15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6.4%、31.6%和32.8%。對應的截至2023年底,用友的研發人員高達8951人,占公司總人數的35.9%。

        同期,用友研發資本化率從35.9%增長到50.1%。

        再來看攤銷情況,2021年用友無形資產攤銷為3.34億,2022年是4.32億,2023年增長7.1億,到今年上半年,攤銷金額到了4.88億,比2022年全年還要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資本化無形資產攤銷金額同比增長就達到了2.2億元。

        這么多的攤銷,也難怪財報利潤表現這么差。

        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公司研發投入的壓力仍然會存在。一方面,當ToB軟件行業邁入大模型AI時代,無論是金蝶還是用友,都需要保持足夠的研發投入來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市場需求增長不大的情況下,資本化的研發投入進入攤銷階段后,恐怕會進一步拖累未來利潤表現。

        裁員難解成本之困,陳強兵如何增效??

        今年10月29日,用友網絡旗下子公司用友金融籌謀三年的北交所IPO正式宣告終止。自此用友網絡分拆子公司赴北交所IPO的計劃宣告失敗。

        用友網絡發布公告,撤回IPO是基于戰略發展和市場環境變化的綜合考量。

        在外界看來,讓子公司謀求北交所上市,用友似乎想給未來自身的融資經營“留一手保險”,畢竟從自身的情況來看,業務上似乎很難有大的改善空間。

        從公司現金流的情況來看,從2022年到現在,公司自由現金流情況不斷惡化。

        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自由現金流為-12.57億元,2023年為-15.8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自由現金流情況進一步惡化,來到-54.24億元。

        數據的變化似乎說明,當前大環境變得越來越嚴峻,企業客戶也變得更加謹慎,公司業務產生現金的能力越來越弱了。

        這一點也反映在壞賬上,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壞賬準備為9.73億元。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在還沒有結款的項目中,可能有四分之一的款項難以收回。

        軟件行業,壞賬這個事兒很微妙??赡苁且驗榭蛻魧Ξa品不滿意,進而不結尾款,也可能是客戶公司付款能力出現了問題,總之這樣的壞賬率,可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營收。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要么提升產品的交付滿意度,要么繼續提升人效。

        產品方面,還是那個成本的問題,要可控成本還要保證客戶滿意度,本就是個兩難的問題,最直接的還是人效方面的提升。

        為了改善經營情況,用友選擇一邊轉型,一邊削減人員規模。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用友網絡員工人數為25795人,到了今年半年報,人員規模減小到了22658人。人均創收從13.06萬元提升到了16.79萬元。

        裁員降本的策略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不僅是在為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糾偏,也是為了騰出手來迎接To 行業進入下一個階段。

        只是,這樣的人效提升,顯然是不夠的。

        一方面,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企業業務上也需要有更多的創新和靈活性,如果不加大研發投入和市場投入,新的軟件產品投放市場后能不能帶來更多的客戶增長?

        另一方面,軟件行業的上半場是數字化,那下半場就一定是GPT化,AI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是軟件行業絕不能錯過的一條路。

        這樣的行業變化下,人均創收13萬還是16萬,本質上沒什么區別,還是難以有新的利潤空間,還是難以騰出手來為行業進入下個階段提前做布局謀劃。

        怎么在行業窗口到來時,抓住AI、大模型的機會,是總裁陳強兵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陳強就曾擔任用友網絡執行總裁,王文京從2021年1月重新兼任總裁職務,今年1月,王文京卸任總裁,陳強兵接任。

        這些年,陳強兵的壓力一直都在,外界也一直都有質疑。

        特別是近幾年,公司營收增速就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從2018年的21.44%滑落至10.46%。隨后到了2020年,其凈利潤增速甚至又開始了負增長,為-16.7%。

        接下來,陳強兵能不能獨當一面,帶領用友走進下個增長階段?是個頗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市場環境不斷在變,To B行業也不斷在變。從ERP時代,到云時代再到AI時代,數字化行業一直都在走一條持續轉型之路。

        未來某一天,企業管理者將會邁入真正意義上的AI時代,不僅是在黑燈工廠,在每一座寫字樓,GPT都能帶來生產力的改變。到那時,用友網絡們的估值邏輯,可能會迎來不一樣的改變。

        屆時,作為國內“軟件一哥”,用友網絡能拿出怎樣的成績,能給企服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值得持續期待。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

        分享到
        用友網絡
        聲明:砍柴網尊重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稿件皆標注作者和來源;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將受到砍柴網的追責;轉載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編輯修改或者補充,有異議可投訴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時間獲取互聯網領域的資訊和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砍柴網"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掃描左邊二維碼,即可添加關注,從此和砍柴網建立直接聯系。

        相關推薦

        2017年7月19日晚,用友網絡(18.000, -0.10, -0.55%)(600588.SH)發布公告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最新文章

        熱文導讀

        1
        3
        免费观看性行为的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