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在他著名的演講“底部有足夠的空間”中,首次提出了將機器小型化到原子和分子尺度的想法。這個充滿想象力的觀點,為世界科技發展開啟了一扇新的窗口。
時至今日,應這一理念而生的MEMS產品已經成為各種尖端技術領域必不可少的關鍵組件。
然而,由于技術壁壘高,MEMS傳感器產業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的發達國家,少數海外巨頭企業主導著市場。根據Yole數據,2020-2022年,全球MEMS廠商十強中有9家是海外企業,中國企業中僅有歌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爾微”)靠著全球第一的MEMS聲學傳感器市場份額躋身其中。
作為全球MEMS產業排名最高的中國企業,歌爾微的戰略動作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國內產業鏈發展的趨勢、現狀。
據了解,歌爾微在今年5月終止了三年前定下的創業板上市計劃,隨后9月公告稱,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歌爾微至香港聯交所上市。近日,彭博引述消息指,歌爾股份已選定中金公司、招銀國際、中信建投證券、瑞銀,作為歌爾微香港上市的安排行,最快明年來香港IPO,或募資至少3億美元。
眾所周知,上市是一種放大公司野心的進度和力度的資本策略,往往會促進公司邁向新的發展階段。身處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站在創新浪潮之尖的MEMS產業,歌爾微選擇轉戰港股IPO,背后有哪些戰略考量?
“賭贏了”AI時代的產業龍頭,加速跑勢在必行
歌爾微選擇赴港上市,首要因素就是產業發展機遇的時不我待。
細究MEMS技術發展,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應用端驅動力。首先是上世紀末汽車電子、工業機械等產品的蓬勃發展。再到2010年前后,隨著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業鏈崛起,MEMS傳感器迎來了更豐富的應用場景。而如今,隨著AI科技創新浪潮奔涌而來,更強勁的驅動力誕生。
近年來,AI大模型技術迅猛崛起,推動IOT領域新產品、應用不斷涌現。對于中國MEMS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通過性能優良且成本效益更高的MEMS產品占據前沿應用領域,重塑全球市場格局,實現沉淀、追趕、爆發的機會。
歌爾微是消費電子龍頭企業歌爾股份的子公司,對下游應用市場“水溫”變化感知敏銳。
近年來,歌爾股份聚焦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實現了業務的全面優化與重組。2024年上半年,智能硬件占歌爾股份總營收的比重為49.15%,更是成為公司主要利潤來源。而歌爾微是歌爾體系內唯一從事MEMS微電子相關業務的主體,業務涵蓋芯片設計、產品開發、封裝測試和系統應用等產業鏈關鍵環節。
如今,歌爾股份將歌爾微分拆上市,顯然是想更精準地卡位這輪“AI+”機遇。比如,“AI+傳統終端”的創新升級機遇。
當下,消費電子行業已形成“AI+終端”的趨勢,語音、視覺、手勢等多種交互方式快速發展。如何提高交互效率,提高用戶體驗,已成為終端廠商競爭力的關鍵構成。而歌爾微擁有的MEMS傳感交互技術、器件及系統,正是AI+終端升級的核心環節。
不久前,Find X8全新AI特性“AI一鍵問屏”引發關注,而為其獨家供應MEMS高性能聲學傳感器產品的就是歌爾微。歌爾微的S32系列MEMS高性能聲學傳感器信噪比高達72dB,大幅提升了AI手機的信號捕捉能力。
Canalys在《AI手機的現在與未來》報告中測算,2024-2028年,全球AI手機出貨量年復合增速將達63%。歌爾微高信噪比及性能的產品有望受益于這一趨勢。同時,從目前的AI手機到AI PC、AI音箱等各種AI端側應用,MEMS傳感器價值量有望持續提升。
再比如,智能穿戴設備發展帶來的新增量。
眼鏡、XR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無疑代表著消費電子未來方向。近年來,蘋果、華為、Mate等廠商紛紛加速布局。而歌爾股份已進入華為、索尼、Meta等頭部廠商供應鏈,在其今年半年報中,歌爾微的MEMS器件業務所屬的“精密零組件”產品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1.22%。
此外,AI汽車的概念正在興起,未來語音將成為人與汽車的重要交互方式,這也揭示了歌爾微另一大重要業務增量。Yole數據顯示,MEMS汽車市場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7%,從28億美元成長到42億美元。而歌爾微目前積極進軍車載領域,在寶馬,沃爾沃,蔚來等廠商都已經獲得供應商資格。
總之,從上述細分領域,不難看出多元化發展正在成為MEMS企業搶抓AI時代機遇的關鍵。除了上述領域,智能醫療、工業4.0、具身智能機器人等都為MEMS產業注入了增長動力。
多個應用端長期成長邏輯確立之下,企業有必要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競爭力,深挖自身在AI時代的增長潛力。
謀劃上市背后,三大競爭力在AI時代持續補強
面對廣闊的“AI+”應用端發展前景,歌爾微計劃赴港上市顯然也有一層持續強化自身綜合競爭力的考慮。
通過本次分拆上市,歌爾微有望借助香港資本市場融資搭建國際資本運作平臺,同步推進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促進產業整合和國際化發展,以及增強對國際人才更具號召力和影響力,進而鞏固自身三大競爭優勢。
1.推進MEMS技術創新與升級,鞏固技術領導力。
AI時代,MEMS傳感器要向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更小尺寸的方向進一步升級。面對上述趨勢,全球MEMS企業正在開啟新一輪產品與技術創新的競賽。比如在VR、AR應用中,骨聲紋傳感器憑借高信噪比、寬頻帶及強環境聲衰減等要素成為行業焦點。歌爾微在骨傳導傳感器領域改進傳統技術,巧妙地在聲學傳感器基礎上增加震動采集結構,簡化工藝流程,提高裝配良率。
聲學傳感器等傳感技術的提升,有望使AI智能硬件更加精準地感知聲音等環境信息,推動智能硬件產品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提升用戶交互體驗。赴港上市融資及吸引優質國際人才,有利于歌爾微持續推動相關領域技術迭代,引領行業發展。
2.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進一步實現整合與優化。
歌爾微是少數具備“芯片+器件+模組+系統+封裝+算法”的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MEMS企業,目前正在進行從MEMS器件到傳感器模組到一體化智能交互解決方案的全面布局,以把握AI人工智能技術驅動各行各業帶來的增長機會。
然而,隨著MEMS傳感器在“人工智能+”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以及成本效率都備受關注。
未來,在產業鏈方面,歌爾微借力資本強化垂直整合力度,進一步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協同,可以大幅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3.與母公司互補又各自聚焦,更有針對性地完善全球業務布局。
早期來看,歌爾微的發展與母公司歌爾股份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領導力關系密切。而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MEMS傳感器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歌爾微有必要更聚焦在微電子、半導體領域,進一步完善自身全球業務布局。
目前,歌爾微已在青島、濰坊、榮成、上海、無錫、深圳、香港、美國、韓國、奧地利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全球布局的意圖彰顯。往后,公司還需要與全球優質國際合作伙伴加深合作,并加速拓展海外市場份額。
分拆赴港上市將為歌爾微提供一個獨立的融資平臺,有助于吸引全球投資者,為公司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作為獨立上市的公司,歌爾微可以更加專注于MEMS器件及微系統模組領域的發展,提升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
無論是從技術趨勢、產業鏈布局還是業務規劃來看,歌爾微的分拆上市都是新一輪創新發展浪潮下的必然結果。
而作為國內MEMS“頭號玩家”,歌爾微引入資本市場資源加速奔跑,也展現出中國MEMS產業強勁的發展勢頭。如果歌爾微成功登錄港股市場,有望成為市場上一個重要風向標。
港股的“科技造富”敘事下,新質生產力奔涌而來
歌爾微“轉道”香港資本市場謀求上市并不讓人意外。
除了上述種種基于產業趨勢和業務層面的好處外,政策導向、估值前景等都是關鍵因素。
從政策角度看,今年以來,監管層鼓勵支持內地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赴港上市的信號明顯。
今年4月份,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境內科技型企業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保持境外上市融資渠道暢通、節奏穩定,依法合規加快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境外上市備案。積極發揮香港金融市場接駁功能,支持科技型企業赴香港上市。
在此基礎上,希望接軌國際市場,長期保持融資渠道通暢的中企紛紛選擇赴港上市。國證監會網站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共有127家境內企業提交境外上市備案。其中,97家企業選擇了香港聯交所。
對于已經在A股上市的歌爾股份來說,分拆歌爾微實現“A+H”雙融資平臺,也有利于豐富融資方式,在不影響經營控制權的情況下引入更多投資者,保持資本市場活力。
按照此前發布的公告,歌爾微本次發行的初始發行規模為不超過緊接發行后經擴大后總股本的20%(超額配售權行使前),并授予全球協調人/簿記管理人不超過上述H股初始發行規模15%的超額配售權。而天眼查資料顯示,歌爾股份目前直接持股比例超過85%,這意味著上市后,歌爾股份仍將保持對歌爾微的控制權。
最后,赴港上市還有一層明顯的優勢是,港股市場的國際化地位和全球投資者基礎使得企業能夠獲得更廣泛的資金來源和更高的估值。對此,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表示,對于科技和創新型企業來說,境外上市可能帶來更高的市場估值,吸引更多全球資本的關注。
從全球MEMS傳感器產業鏈看,除了博世以外,包括博通、意法半導體、Qorvo和TDK在內的多家全球TOP MEMS企業都已上市,其中博通的市盈率(TTM)高達168.5x,證明其廣受資本市場的看好。
而根據Yole Group最新年度MEMS行業報告,已有5家中國MEMS企業進入全球TOP 30,展示出中國MEMS力量的快速崛起的現狀。其中,作為MEMS聲學傳感器領域的市場領導者,歌爾微將受益于AI時代應用端的爆發,受到市場關注。
分拆赴港上市的前景下,歌爾微靠技術贏得市場競爭,借力資本擴大優勢,有望形成業績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對此,港股研究社將持續關注歌爾微IPO進程。
來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