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bijqn"><pre id="bijqn"></pre></wbr>

      1. <wbr id="bijqn"></wbr>
        <em id="bijqn"></em>

        <sub id="bijqn"><listing id="bijqn"><nobr id="bijqn"></nobr></listing></sub>
        <sub id="bijqn"></sub>

        “國產英偉達”,準備上市了

        新視界作者 松果財經 / 砍柴網 / 2024-11-12 23:32
        "
        最近,媒體報道被稱為“中國英偉達”的國產GPU獨角獸摩爾線程,已經完成股改,近期將啟動上市輔導。

        作者:松果財經

        最近,媒體報道被稱為“中國英偉達”的國產GPU獨角獸摩爾線程,已經完成股改,近期將啟動上市輔導。

        而在摩爾線程之前,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這兩個國產GPU公司也都已經開始準備上市。成為“中國版英偉達”的路,更熱鬧了。

        他們發展為什么這么快?主要是因為現實需求強烈。

        11月8日,集微網曾報道,有消息人士稱臺積電未來可能暫停向中國大陸AI、GPU客戶供應所有7納米及更先進工藝的芯片,主要就是針對AI。這種情況下,市場對于半導體、AI產業的自主可控預期也隨之提升至新的高度。

        本周掀起的“摩爾線程概念”漲停潮則說明,這些“中國版英偉達”的成長還會造就很多新的商業機會——周一開盤,包括和而泰、威星智能等6只與摩爾線程有著交集的上市企業集體漲停。

        所以,國產GPU的上市,未來會有不能小看的蝴蝶效應。

        “原汁原味”的英偉達衍生企業,要IPO了

        天眼查信息顯示,2020年10月在北京成立的摩爾線程,是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功能GPU創新企業。

        而賦予摩爾線程更多想象力的,是其身上“原汁原味”的英偉達氣息。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吳朝暉曾公開直言,人工智能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標配。這也是整個全球在發展中早已形成的產業共識。

        其中,芯片設計環節特別重要。在產業鏈維度上,GPU芯片設計是整個AI產業鏈的技術源頭。具體來說,AI產業有三大核心要素:數據、算力、算法。

        其中,高質量的數據是訓練有效模型的關鍵,而強大的算力保證復雜的算法能夠快速運行,處理大規模數據集;算法則決定了機器如何從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決策。三者的有機結合,方能使AI發揮足夠大科技力量。‌

        但,這三者都需要強大高性能的GPU硬件來支撐運作。而這部分最先進的技術,截至目前,主要還是由美國科技巨頭英偉達和AMD在推動,如Nvidia的A100、H100系列以及AMD的Instinct MI300系列。

        也就是說,GPU加速器正在主導著AI數據中心市場,而英偉達、AMD則主導了GPU技術的發展。

        其中,英偉達,更是作為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的絕對領頭羊,憑借強大的先進技術壁壘,以及正在加速釋放的人工智能市場需求,截至美東時間11月11日收盤,繼續穩坐美股市值第一的寶座,市值超3.6萬億美元。‌‌

        摩爾線程的重點預期,就在于它的核心團隊來自英偉達,創始人張建中原是英偉達中國區總經理、英偉達全球副總裁。

        據悉,除創始人張建中外,摩爾線程的管理團隊還招聘了一些曾在英偉達工作過的人員,只是具體信息尚未有詳細的公開報道。

        這意味著,主攻GPU產品研發設計的摩爾線程擁有良好的“英偉達基因”。并且這種基因并非只停留在表面。

        打造首個國產萬卡規模智算平臺,產業鏈都將獲利

        成立四年以來,摩爾線程GPU芯片完成了四代迭代升級。2023年落地了首個國產全功能GPU千卡智算集群,今年7月又進一步宣布其AI旗艦產品夸娥智算集群完成了從千卡級別到萬卡規模的重大升級。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截至2024年10月,摩爾線程獲得425項授權專利,穩居國內GPU企業中專利授權數量首位。這些專利主要覆蓋了處理器架構設計、AI應用、驅動軟件設計、GPU算力集群等關鍵技術領域。

        強大的技術支撐下,截至目前,摩爾線程已建立從芯片、板卡、服務器、集群到軟件的全棧AI智算產品線。可實現支持AI計算加速、3D 圖形渲染、超高清視頻編解碼、物理仿真與科學計算等多種組合工作負載。

        圍繞TO C端桌面顯卡,摩爾線程現有產品包括MTT S80、S70、S50、S30、S10;

        在TO B端AI大模型領域,打造了訓推一體機MCCX D800、AI超融合一體機KUAE FUSION等產品用于部署服務器推理、訓練。且支持LLaMA、GLM、Aquila、Baichuan、GPT、Bloom、玉言等各類主流大模型的開源。

        強大的客戶集群以及融資陣容是對摩爾線程真實實力的最強詮釋。

        客戶端,自2023年夸娥KUAE智算集群落地至今,摩爾線程已拓展了國內AI大模型“四小龍”之一的智譜AI、智源研究院、無問芯穹、滴普科技、瑞萊智慧、實在智能等國內眾多大模型企業。這些企業將基于摩爾線程的夸娥智算集群完成了不同參數量級的大模型訓練與推理測試。

        同時,在今年?融街論壇年會上,摩爾線程再次基于這一智算平臺與浦發銀行、郵儲銀行和北京銀行達成合作。

        融資端,天眼查APP顯示,截至目前,摩爾線程經歷的五輪融資,聚焦了包括紅杉中國、字節跳動、騰訊投資、深創投、中關村科學城等知名投資機構、政府基金以及互聯網大廠。

        資本的捧愛之下,成立僅兩年后,摩爾線程的估值已達到240億元,躋身獨角獸公司之列。并在,2024年先后獲北京市獨角獸企業授牌、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GPU獨角獸IPO潮來了,誰在幕后受益?

        綜合技術同源、研發持續突破、產品實力喜獲客戶認可等多方面來看,市場預期摩爾線程或許將是國內少數能在功能上對標英偉達的國產GPU芯片廠商。

        因此,即使上市沒有確定消息,“摩爾線程概念”還是先火了。截至11月12日收盤,東華軟件、初靈信息、和而泰等多只摩爾線程概念股實現2連漲停。

        參考英偉達概念個股過去一年多以來的業績爆發,以及市場表現情況,不用懷疑,“GPU獨角獸概念”將是這一輪科技市場中不可忽略的大主線之一

        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浪潮信息、東華軟件、浙大網新、弘信電子、潤欣科技等近18家上市企業與摩爾線程達成業務合作,同時另有初靈信息、和而泰參股摩爾線程。

        截至今日發稿前,又新增了科華數據在互動平臺表示,與摩爾線程在數據中心、算力上合作。

        而且,在GPU這個領域,不只是摩爾線程,這幾年還有很多科創獨角獸企業一直在默默耕耘,而現在這些企業也都在加速推進各自的上市進程,以便或許更多的資源來支撐其耗資無數的研發、生產計劃。

        據科創板日報,早在8月,聚焦于AI云端算力平臺的燧原科技已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正式啟動A股IPO進程;次月,AI芯片獨角獸壁仞科技也在上海證監局辦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

        其中,2019成立的壁仞科技,也是由海內外芯片和云計算領域核心專業團隊組成,其成員多數來自哈佛、伯克利、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等知名學府,學歷八成均在碩士以上。

        據胡潤2024年全球獨角獸榜,壁仞科技估值已達155 億元。

        同樣,由騰訊多次領投、參與融資的燧原科技,截至目前已開發多代 AI 訓練和推理產品,為眾多客戶提供算力支撐。例如,今年3月與愛奇藝達成AIGC在影視內容制作領域應用的合作;2023年與弘信電子合作打造高端國產AI算力服務器等。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壓力之下,國產勢力正在開辟新的天地。無論是造芯做GPU,還是深入AI的海洋,它們的獨立自主都代表未來重要的突破前景。

        國內這30多家GPU企業自然不可能全都成功,也很難短時間打破生態的限制。但先跑進上市路的這一批,優勢已經顯現。也許未來有一天回頭看,現在正是黎明前夜。

        分享到
        聲明:砍柴網尊重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稿件皆標注作者和來源;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將受到砍柴網的追責;轉載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編輯修改或者補充,有異議可投訴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時間獲取互聯網領域的資訊和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砍柴網"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掃描左邊二維碼,即可添加關注,從此和砍柴網建立直接聯系。

        相關推薦

        熱文導讀

        1
        3
        免费观看性行为的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