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叔
過去幾年間,中國數字經濟實現了飛躍式發展,其中尤以直播電商的風潮最盛,已逐漸成為電商平臺、內容平臺的新增長動力。
然而,一邊是整體直播電商業態呈快速增長態勢,用戶規模及交易金額不斷擴大、攀升,直播電商持續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途徑;一邊是近段時間因為部分主播的“翻車”,把直播電商行業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熱鬧的直播電商行業,未來又該如何保持健康發展?這無疑成為當下的熱門議題。
其實,于商家而言,主播的帶貨能力、商業價值才是行業地位的體現;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在直播間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則是最為核心的訴求。
以曾經的“直播一姐”薇婭為例。雖然從隱退直播間近3年,還能獲得數千名粉絲寫下“好久不見”、“好想你”的留言。在“薇婭的女人”微博超話中,也不乏眾多粉絲對其的呼喚。究其原因,除了專業能力過硬之外,還在于薇婭與粉絲之間建立起了微妙的情感鏈接,從信任,到陪伴,乃至慰藉。
隨著社會公眾網絡素養的不斷提升,網民大眾對“網紅”、“頭部主播”等的認知漸趨理性。說白了,電商主播跟線下銷售員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作為一個優秀的主播,“專業帶貨能力”與“跟消費者建立情感鏈接”更是不可或缺的兩大因素。
畢竟,網絡電商的根本問題是“虛擬的電商環境中的信任問題”,這意味著,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虛擬信任,才是電商主播的核心競爭力。
而薇婭對自己的工作有著清晰的認知:“我就像一座橋梁,消費者、商家,每天都有人從我這經過。”而讓每一個人滿意,對她來說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薇婭記得,一位殘障粉絲留言說,因為害怕外界的異樣眼光,從來不敢出門買東西,但在她的直播間,可以買到所有需要的物品;還有一位患有抑郁癥的粉絲,在熱熱鬧鬧的直播間中得到了陪伴,她的老公一開始不敢相信,覺得“你是不是被騙了”,后來也逐漸理解了妻子的變化,是真實的情感寄托,讓情緒有了出口。
無論如何,對任何行業來說,能夠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才是立于不敗之地的唯一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