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bijqn"><pre id="bijqn"></pre></wbr>

      1. <wbr id="bijqn"></wbr>
        <em id="bijqn"></em>

        <sub id="bijqn"><listing id="bijqn"><nobr id="bijqn"></nobr></listing></sub>
        <sub id="bijqn"></sub>

        “千年老二”的帽子,五糧液一天都不想戴了

        新視界作者 一點財經 / 砍柴網 / 2024-10-27 18:25
        "
        當老二難,當過老大的老二更難

        “江湖上老大不好當,老二也不好當,尤其是當過老大的老二。”五糧液前董事長李曙光這句話,如今看來依然是五糧液最貼切的注腳。

        10月7日,五糧液發布公告稱,原總經理蔣文格因身體原因辭任,由51歲的華濤接手。沖擊千億營收的關鍵時刻換帥,而且是一位沒有白酒行業經驗的舵手,不免令外界疑慮重重。

        股價反映了市場對五糧液的信心預期。2021年時其股價一度突破347元/股,如今大漲之后回落,10月21日股價來到143元/股,市值為5563億元人民幣,不及2023年初的水平。

        雖在茅臺之下穩居老二,但超車的渴望和被追趕的焦慮,一直籠罩在五糧液頭頂。既想坐二望一,追趕貴州茅臺,又要面臨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等品牌更快的業績增長。更要命的是,價格倒掛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提價毫無空間,庫存難以消化,提直飲鴆止渴,難題一環扣一塊亂如麻。

        新總經理能否帶來改變?五糧液將會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還是繼續充當“茅臺替代”,一條難以抉擇的分水嶺擺在面前。

        老二的焦慮

        多年來,五糧液一直在“摸著茅臺過河”,其中目的不言而喻,也想沖上茅臺所在的高端溢價市場,重新奪回“白酒老大”的地位。

        產品結構上,除第八代五糧液(俗稱“普五”)之外,還有對標飛天茅臺的經典五糧液,和對標茅臺年份酒的501五糧液系列,指導價也是全面對標貼身短打。此外還有其他酒產品,包括五糧春、五糧醇、五糧特曲、尖莊等。

        普五為五糧液旗下唯一核心大單品,也是五糧液營收支柱。而四五年前推出的超高端501五糧液和經典五糧液,銷售情況并不理想,無法與飛天茅臺競爭。

        五糧液空有茅臺的心,沒有茅臺的命。

        于是外界看到,茅臺提價,五糧液也提價,茅臺提直(提高直銷比例),五糧液也提直,二者卻走向了不同的結果——茅臺價格雖有所波動下滑,整體依舊堅挺,而普五從2023年到當下,價格倒掛問題一直難以解決。

        據天眼查APP顯示,2023年11月,飛天茅臺的出廠價從969元/瓶提至1169元/瓶。五糧液在2024年2月也跟進了提價,將第八代普五出廠價從969元/瓶上調至1019元/瓶。

        但醬香型酒的生產工藝遠比濃香型復雜,口味也更適合長期收藏,茅臺還能憑借金融屬性堅挺一下,五糧液的高端產品生產多了也很難賣出去,于是形成了價格倒掛。

        據今日酒價,10月21日第八代普五的批發參考價為960元/瓶。在天貓五糧液官方旗艦店中,活動特惠價是1059元/瓶,在五糧液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中,價格為999元/瓶,而部分擁有百億補貼的最低促銷價更是降到了800多元。

        雖然不同渠道各有差異,但整體上也暴露了五糧液遭遇的價格壓力,也證明了五糧液和茅臺之間,不是同一個境界。

        今年上半年,五糧液產銷量分別為7.08萬噸和7.84萬噸,同比減少25%和15.5%,說明五糧液仍在堅決執行“縮量保價”策略,并且其動銷方面確實較為疲軟。

        在6月底舉行的五糧液2023年度股東大會上,前任總經理蔣文格表示:“今年我們提出了‘抓動銷、穩價格、提費效、轉作風’的營銷策略,來全力實現全年的經營目標任務。”

        如今新總經理上任,大概率會保持策略慣性,五糧液價格倒掛和動銷疲軟的困境,也會保持一段時間。

        追趕茅臺步履維艱,防止被后面友商趕超也憂慮重重。

        近三年,五糧液業績增長有放緩的趨勢。2021年至2023年,五糧液的收入增速由15.51%下滑到12.58%,凈利潤增速由17.15%下滑到13.19%。

        到今年上半年,五糧液收入506.48億元,同比增長11.3%,完成了千億營收目標的一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0.57億元,同比增長11.86%,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橫向對比來看,五糧液的營收、凈利潤增速,落后于白酒頭部五家上市企業中的貴州茅臺、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僅在2023年高于洋河股份。

        前有追求,后有壓力,“白酒老二”的滋味,確實不好受。

        彼時蜜糖,此時砒霜

        命運的饋贈,不僅暗中標好了代價,往往還需要還回來。

        以往五糧液嘗盡了“大經銷商+OEM”模式的甜頭,業績飛速成長,但后遺癥也十分顯著,彼時的蜜糖逐漸變成了今日的砒霜。

        “大經銷商”模式是指,以區域為單位,指定實力強大的經銷商全權負責該地區五糧液的銷售活動,下面再設二、三級經銷商。OEM則是與“大經銷商”模式相伴而生的模式,通俗來講就是貼牌生產。

        好處很明顯,經銷商擁有一部分定價權,就有充足的獲利空間,能夠被充分調動積極性,這對五糧液在2010年之前的快速擴張功不可沒。

        但硬幣的反面是,大經銷商掌握了大部分的渠道,一定程度上擁有了五糧液的定價權,五糧液對渠道的控制力減弱。而且各家系列酒遍地開花,導致市面上與“五糧液”名頭有關的酒,堪稱“亂花漸欲迷人眼”,不費一番功夫研究,根本分不清各系列的品質和定位。

        后面五糧液官方推出的定位高端的經典五糧液和501五糧液,名頭難以打響,也與“注意力被稀釋”有關。正如業內人士所說:“經典五糧液比普五更高端,但要送禮的話,普五通常更穩妥,因為知名度高。”

        當五糧液暢銷,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隨著白酒行業進入深V調整期,五糧液動銷疲軟庫存高企,經銷商一面承接廠家出貨,一面降價甩貨讓渡利潤,受供需兩頭擠壓,苦不堪言。

        五糧液董事長曾從欽曾明確表態:“不會讓經銷商吃虧”,將適當漲價減量推動產品價值回歸。

        去年底至今,五糧液不斷調整政策想要正本清源,主要抓兩個方面——控量與提直。

        控量的舉措在于:2024年經銷商合同計劃量在2023年基礎上整體減量20%,2024年春節后公司暫停發貨,以消化渠道庫存為主。還有出廠價提價50元、發動經銷商整治低價竄貨現象等。

        但是目前來看,效果并不理想。《2024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有超60%的經銷商和終端零售商表示庫存同比增加,超40%表示價格倒掛加劇,超50%表示利潤空間縮減。

        存量市場中,社會上的白酒庫存需要更長時間來消化,供需關系亟待進一步梳理。

        此外,五糧液還開始了渠道變革,形成了“廠家對接大商、大商對接小商”的模式。高端白酒為保業績,往往選擇向經銷商壓貨轉移壓力,并且提高直銷渠道占比,這約等于提營收、提利潤,然而提直的空間終歸有限。

        一方面,在經銷商還承擔著庫存以及價格壓力的當下,繼續提高直銷模式占比,可能會引發經銷商反彈。

        這點在茅臺身上也有所印證。今年飛天茅臺價格下跌,直銷平臺上的商家卻能美滋滋吃補貼,黃牛則因損失而暫時退場,不再回收龍年生肖茅臺,酒商們也對于茅臺后續的價格走勢感到擔憂。

        另一方面,傳統經銷商作為業績緩沖帶,能為酒企分擔風險,在下行市場中,酒企更要依靠經銷商的力量共渡難關,直銷渠道的占比不會太高。

        去庫存也好,提直也好,主要目的都是保價。無論如何,五糧液必須解決價格倒掛的問題,這注定是一場艱難的妥協與斗爭。

        一山如何容二虎?

        曾當過“白酒龍頭”的五糧液心有不甘,高端化的執念很重,只因“祖上曾經闊過”。

        1994年,五糧液的銷售總額、利稅總額超越汾酒,成為了新晉的“白酒老大”,之后還被授予“中國酒業大王”的稱號。但由于盲目漲價和沉迷廉價的“子孫品牌”等戰略失誤,于2013年被貴州茅臺在營收與凈利潤上全面超越。

        領先者變成追趕者,跟著茅臺同漲同跌,五糧液逐漸居于“茅臺替代”的定位。自此以后,從產品到營銷,到處都可以看出五糧液想突破宿命的努力。

        今年7月2日,在經典五糧液戰略發布會上,經典五糧液10、20、30、50正式發布,定位2000元+的超高端市場,以強化經典五糧液的品牌和市場價值。

        能否在普五之后再造一個更高端的大單品,經典五糧液是重要突破口,目前來看,消費者心智的培養并非一夕之功,向上突圍仍是任重道遠。

        五糧液在品牌營銷上也持續大力投入。比如,再度攜手央視開展春晚,贊助湖南衛視《歌手2024》等熱門節目。今年上半年,五糧液的營銷費用增長超24%達到53.66億元。

        6月份,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發布202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五糧液以4498.72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榜單第15位,品牌價值增幅10.16%,獲評2024年度表現最佳品牌。

        五糧液做出了各種努力,但問題是,市場能否容得下第二個茅臺?數據顯示恐怕不容樂觀。

        2023年,全國白酒產能629萬噸,僅為2016年的46%。而且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量同比下降的白酒經銷商占比達到37.5%,銷售額同比下降的更是超過一半,占到了52.1%,與之相伴的是客單價同比下降達到了68.8%。

        顯然白酒市場已經進入“量價齊跌”的階段:一是整體市場規模萎縮了,二是高溢價單品正在祛魅,中低端白酒更受青睞。

        泡沫出清本質上是一種健康的調整,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品質與品牌之外,性價比也是重要考量,能不能以更加合理的價格買到很重要。

        觀察當下,也有對五糧液有利的趨勢。

        近年白酒市場大趨勢是向頭部品牌集中。2020至2023年,六家頭部上市名酒收入占白酒行業收入總額的比例,從37%上升到了45%。這意味著即使行業浮沉,五糧液作為中國名酒,總有一席之地。

        那么,放下對于沖擊高溢價的執念,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更深層次的問題還在于,五糧液有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

        一直以來,五糧液“茅臺替代”的邏輯雖然有效,但受制于人的滋味終歸不好受,而且必然難以持久。如何在高端白酒市場的存量博弈中,找到持續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是五糧液不得不考慮的。

        五糧液要到達的位置,不應該是“茅臺第二”。

        分享到
        聲明:砍柴網尊重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稿件皆標注作者和來源;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將受到砍柴網的追責;轉載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編輯修改或者補充,有異議可投訴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時間獲取互聯網領域的資訊和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砍柴網"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掃描左邊二維碼,即可添加關注,從此和砍柴網建立直接聯系。

        相關推薦

        熱文導讀

        1
        3
        免费观看性行为的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