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勇
2019年的鐘聲剛剛敲響,而屬于咖啡行業的瘋狂、奇跡、感動已經全面拉開帷幕。
1年時間覆蓋22個城市、開設2073家門店、消費用戶1254萬、售出飲品8968萬杯、自提比例從年初35%提高到61%……這是瑞幸咖啡在2018年交出的一份答卷。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咖啡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走得四平八穩的星巴克,在瑞幸咖啡的步步緊逼下,不斷調整自身的競爭節奏。而我們見證了瑞幸咖啡瘋狂地“從零到一”,更見證它如何在前行的過程中不斷挖掘出自身獨特的定位。與此同時,其他中小咖啡品牌也順勢而為,共同把整個咖啡行業做大。
由此,2018年也被認為是咖啡消費元年。以瑞幸咖啡為代表的相關企業,扮演著咖啡行業持續前行的驅動角色。在它們的共同協力下,不僅打造了核心的多場景入口,甚至延伸到更為廣義的消費升級層面。
當然,我們也看到,瑞幸咖啡自誕生至今的一年,也面對著不少“流言蜚語”。但對于瑞幸咖啡來說,那些流言似乎只是大步向前時身上落下的塵埃。或許,對于整個咖啡行業中的參與者來說,將注意力放在2019年乃至更遙遠未來的發展上才更為重要。
行業全面嬗變,競爭壁壘已然出現
國內的咖啡行業長期處于被動等待消費者選擇的僵硬態勢中。沒有經歷咖啡消費教育的國內消費者,對咖啡這種產品并不“感冒”。數據統計顯示,單人咖啡年均消費量歐洲750杯、美國400杯、日本200杯,但中國大陸僅為5-6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20杯)。
不難發現,國人的咖啡消費習慣處于缺位態勢中。但伴隨城市化的深入和消費升級趨勢的出現,咖啡消費正在呈現高歌猛進之勢。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成為咖啡消費的助推力量,后者在不斷拓展自身的邊界。
但我們也要看到,此前國內咖啡消費存在諸多痛點問題。比如在標簽化的認知中,咖啡價格普遍較高——很多國人將去星巴克喝咖啡當做是一件很有格調的事件,佐證著咖啡消費不夠接地氣。此外,咖啡消費以店內場景為主,難以擴大自身的覆蓋范圍。而大部分咖啡品質沒有標準化,尚處于小作坊階段,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品質訴求。
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中,這些原本難以解決的痛點已經找到解決辦法,咖啡消費從云端落地,高品質同時又具有高性價比等特性的咖啡消費品牌受到追捧。之所以咖啡行業能夠在短短一年時間就發生如此大的嬗變,背后有著多重因素。這其中,以瑞幸咖啡為代表的咖啡消費“新物種”的出現,成為咖啡行業向前嬗變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過去的一年,瑞幸咖啡成為重要驅動力。
1月3日,瑞幸咖啡在北京正式召開2019年戰略溝通會。通過此次溝通會,我們能夠了解瑞幸咖啡如何打造競爭壁壘、對未來的期許和展望?;蛟S,瑞幸咖啡所聚焦的,是咖啡行業的整片森林。
會上,瑞幸咖啡回顧了2018年所斬獲的成績。截止2018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已經在全國22個城市開設2073家門店,且完成核心區域全部覆蓋。而在消費層面,去年瑞幸咖啡的消費用戶數為1254萬,銷售杯量達8968萬。且自提比例從年初的35%提升至61%,這打破了業界對瑞幸咖啡“外賣咖啡”的固有印象。
在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上,瑞幸咖啡外送訂單平均配送時間是16分43秒,站在了一個新高度。另一個數據也值得注意,瑞幸咖啡的客戶消費頻次不斷提高,3個月復購率超過50%,真正推動了咖啡消費的前行。這些成績的獲得,是瑞幸咖啡資金、團隊、技術、供應鏈共同協作下的集中體現。
也正是因為瑞幸咖啡的多維度創新,讓其受到權威媒體的一致認可,并斬獲50多個重磅獎項。如,英國《金融時報》中國創新企業獎,《哈佛商業評論》年度新物種獎,安永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獎等。
瑞幸咖啡的定位是”新零售專業咖啡運營商”,采取的是堂食+自提+外送,線上線下相結合。瑞幸咖啡的初衷是想剝奪掉咖啡身上所承載的“社交負荷”,讓原本像星巴克這樣為主的店內消費場景,轉移至“無限場景”中,進而變為一種日常消費。就目前來看,瑞幸咖啡顯然也在逐漸向這一目標靠攏。
瑞幸咖啡讓自己正式進入了賽道,并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壁壘——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不難發現,瑞幸咖啡成為開啟咖啡消費元年的重要驅動力量之一。而咖啡消費也成為了當下流行文化的特征之一,且不斷勾勒出自身發展的新軌跡。
線上線下并舉 追求邊際效用的理想化
在過去的一年里,咖啡行業的深度和張力被進一步挖掘。眾多咖啡品牌嘗試通過特色模式迅速卡位,去引領咖啡消費的潮流方向。那些不斷尋求突破的咖啡品牌,成為現象級的時代符號,并成為咖啡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和參考樣本。
在人們的固有認知中,咖啡消費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之前很多咖啡品牌在為如何強化咖啡消費而絞盡腦汁,但它們往往用了很多方法后,卻因為沒有精準針對性而導致效果并不明顯。相比之下,瑞幸咖啡通過從容而精準的多元舉措,讓咖啡消費實現指數級提升。
而在2019年,咖啡行業還將迎來巨變,比如不斷壯大的瑞幸咖啡?;蛟S在明年,還將有實力雄厚的競品入局。這樣一來,就能共同推進咖啡行業的加速前行。
以瑞幸咖啡為例,它對2019年及未來的展望,是想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并舉的策略,來激發整個咖啡行業的活力與煥新?;蛟S在接下來大動作頻頻的瑞幸咖啡,將是咖啡行業加速發展的驅動力。
瑞幸咖啡2019年的三大戰略目標分別為:
在線下,瑞幸咖啡新建門店將超過2500家,年底總門店數超過4500家。同時,瑞幸咖啡將從門店、杯量等方面超過星巴克等,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此外,瑞幸咖啡還將持續努力,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
在線上,瑞幸咖啡已經與騰訊、美團展開戰略合作。目前,瑞幸咖啡小程序日單量大于5萬單,位居餐飲行業增幅第一。而在2018年12月瑞幸咖啡與美團展開合作,已經開設的2000余家門店陸續登陸美團外賣,加速擴大門店的覆蓋半徑。
此外,2018年12月18日瑞幸咖啡的企業API開放平臺上線。這一開放平臺對所有企業及有會員體系的機構開放API,實現積分兌換、會員權益、員工福利、以及商務贈禮等功能。而這一開放僅僅上線17天時間,就有400多家企業申請加入。其中70家簽約作為首發API企業客戶,不乏四大銀行、中國聯通等知名企業。
最終,瑞幸咖啡形成線上線下雙向驅動的新局面。而經濟學中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概念,叫做“邊際效用”,而量化它的方法是看消費者最多愿意花多少錢。瑞幸咖啡通過積極的舉措,實現了買賣雙方的共贏——客戶獲得消費者剩余、瑞幸咖啡獲得預期中的利潤。價格是配置資源的核心依據,瑞幸咖啡憑借合理的價格、高品質的產品,將邊際效應提升至理想狀態。
我們也能看到,瑞幸咖啡引發的“鯰魚效應”正在展現自己的革新能力。比如之前星巴克與阿里聯手推出外賣去拓展自身的消費場景,其實就是前者的被動變招——為了應對瑞幸咖啡等國內咖啡品牌的崛起。當然,這種應變是良性的,能夠讓咖啡行業的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在瑞幸咖啡等品牌的帶領下,國內咖啡行業的發展是依托于前沿科技對消費服務的強化推動。而這樣的發展軌跡,在世界范圍內也處于領先位置。
不懼流言,坦誠相對更有力量
國內眾多科技、互聯網企業在前行的過程中,都免不了遭受很多“流言蜚語”。阿里、百度、騰訊、小米等,莫不如此。但它們卻以堅毅態度和硬實力積極面對、破除“流言蜚語”,最終屹立于世界舞臺上,在全球互聯網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而剛剛誕生一年時間就斬獲不少亮眼成績的瑞幸,也遭遇到不少“流言蜚語”?;蛟S,這就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不過,瑞幸咖啡面對“流言蜚語”的態度非常坦誠,并有理有據地對后者進行了反駁和釋疑。
關于最近半個月以來的負面輿論,瑞幸咖啡認為是明顯不正常。那些負面報道,集中在標題夸大、東拼西湊、一無是處等極端情況。而通過對微博上參與話題的2000多名用戶進行來源分析,瑞幸咖啡發現28.8%的用戶來源為海外、未開通瑞幸咖啡的省市、無標記歸屬,甚至很多自媒體賬號也來自未開通城市。
被海量公關戰磨練出“火眼金睛”的中國消費者,其實都能看出來這一波負面輿論是不正常的。瑞幸咖啡對負面報道進行有理有據的反駁,這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針對虧損和補貼方面,瑞幸咖啡的態度很堅定,認為虧損符合自身預期。而通過補貼去快速獲取客戶,是瑞幸咖啡的既定戰略。用適度補貼,獲取過去一年的市場規模和速度非常值得。而在接下來,瑞幸咖啡會持續補貼,三年五年長期堅持。通過補貼做快做大,符合瑞幸咖啡的發展戰略。
那些停止補貼后客戶會不會流失的疑慮,是不必要的。除了補貼不會停止外,瑞幸咖啡通過降低門店成本、獲客成本,反哺產品品質,降低到手價格等,實際上是一整套系統性的成本結構創新,不是簡單的價格補貼。而客戶選擇瑞幸咖啡是綜合優勢的結果,價格、品質、便利性、品牌等,都是瑞幸咖啡的綜合優勢。
整體來看,瑞幸咖啡通過綜合優勢明確價值鏈上下游的責任權利。最終,讓價格發揮資本優化配置功能的瑞幸咖啡,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另外的質疑聲,則是認為快速發展會讓產品品質無法得到保障。但很顯然,瑞幸咖啡不是這樣認為的。在瑞幸咖啡看來,快速發展不代表就會犧牲品質,更重要的是其在品質方面投入最多——超過門店、品牌等方面的投入。比如在設備和原材料方面,瑞幸咖啡始終堅持采用全球頂級供應商。而在咖啡豆方面,是剛剛在意大利米蘭IIAC國際咖啡品鑒大賽拿到金獎的咖啡豆。
此外,瑞幸咖啡正在構建一套IoT智能物聯網品控系統,證每一杯咖啡的品質穩定??磥?,以品質為第一原則的瑞幸咖啡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還是保持著對品質的高度專注!
不懼“流言蜚語”并坦誠相對的瑞幸咖啡,其實是更有力量的。在擊破“流言蜚語”后,瑞幸咖啡將在未來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而這樣的瑞幸咖啡,對咖啡行業的發展自然會帶來更為深遠的影響。
總的來說,瑞幸咖啡在2018年所取得的成績,讓業界和大眾看到咖啡消費蘊含的廣闊潛力。在咖啡行業狂飆突進的歷程中,瑞幸咖啡或許就是那個不可或缺的“注腳”。在2019年及未來,通過對最優資源進行排列組合,瑞幸咖啡或許還將打造出契合用戶多元咖啡消費訴求的全新體系,并持續引領行業前行。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咖啡行業的未來將變得更為美好。
【科技說說】百家號簽約自媒體、搜狐科技金牌自媒體。他不僅具備創造10W+閱讀文章的能力,同時還是累計閱讀量超過10億的自媒體之一。商務合作及內容轉載,請添加微信:pintech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