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即財富:共享模式為何說開啟了區塊鏈3.0時代專欄號
(社群鏈)
2017年區塊鏈與AI是最火的兩個關鍵詞,傳統印象中區塊鏈與金融關系密切,其實不然,它可應用的場景異常豐富,據社群鏈創始人劉大鴻介紹其在社交、零售、媒體等多個領域都會有革命性的變革。
2016年9月,劉大鴻創建社群鏈(OFBANK),意圖構建一個區塊鏈共享平臺來解決中心化世界信息孤島困境,把人所有行為(信用)都轉變為數字化資產。按照他的設想,社群鏈未來將共享給線上線下360行的企業與所有用戶,共同組成一個大鏈群系統,以福幣(OFcoin)為結算單位,使得人的每次行為都能轉變為OFcoin,而平臺通過提供基于OFcoin的交易商品來達到吸引價值用戶的目的,這就是社群鏈的商業圖景。
如今,區塊鏈運用得場景越來越多,區塊鏈游戲《Crypto Kitties》走紅,網易也即將推出的《招財貓》。至今從BAT到微軟、高盛都在加緊業務與區塊鏈的結合。而對于更多缺乏研發能力的企業來講,難道就要被區塊鏈浪潮孤立了嗎?
社群鏈想要做的區塊鏈共享平臺,就是要讓不具備開發能力的企業也能享受區塊鏈的紅利。
行為數字資產化與“貨幣”生態
BAT是中國互聯網的三座大山,他們的生態延展到整個網絡的所有角落,因此它們掌握龐大的用戶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對不同用戶的畫像,它們可以提供不同的商業策略。以阿里而言,用戶在阿里體系里的所有交易行為或支付行為最終都會變成芝麻信用,這導致很多人為了提高芝麻信用評分,只在阿里系電商平臺購物以及只使用支付寶支付。
將視角從生態完整的BAT身上放到更廣闊的商業領域里,卻是一個個中心化的信息孤島,其實BAT各自也是信息孤島,只是由于三家巨頭涉足領域足夠龐大實現了內部的“自給自足”。除此之外大部分B端(盈利/非盈利機構)間的用戶行為產生的信用價值無法共通,用戶在A的行為價值無法用在B上。
簡單來解釋,比如你在家樂福里的會員積分,就是你在家樂福里購物行為中積累的信用價值。你在《王者榮耀》天梯系統里獲得最強王者段位,就是你在游戲里產生的信用價值。你在今日頭條里發布原創獲得的頭條號指數,就是你在媒體中產生的信用價值。
如果能有一個區塊鏈共享平臺,打破這種中心化,讓用戶無論線上線下所有發生的行為都能轉變為“貨幣”,用戶可以拿這些由不同平臺產生的貨幣跨平臺“消費”。也就是說家樂福產生的“貨幣”可以到《王者榮耀》里購買皮膚,《王者榮耀》里產生的“貨幣”又可以在今日頭條專業版中進行付費,而今日頭條產生的“貨幣”又可以在家樂福上作為折扣使用。以此類推,圍繞這個“貨幣”將形成一個巨大的生態。
用戶在這個B端聯盟中發生的每個行為都產生價值(即OFcoin),而OFcoin又只能在社群鏈中消費,這樣等同與圍繞OFcoin形成一個巨大的價值流量洼地,社群鏈的B與C兩端都能從中獲利。OFcoin也受惠于在社群鏈中的高流通性而價值與日俱增,整個生態形成正循環。最核心的價值是,B端在不用公開數據(數據變為等價的OFcoin)的情況下,與其他無數B端共享價值用戶,無成本的形成一個堪比BAT規模的流量入口。
而社群鏈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本質保證了生態的公平性,形成三方共贏,這也是區塊鏈技術風靡全球的魅力所在。
要先明白為何商場不直接發錢
在去年舉辦的第四屆區塊鏈國際峰會上蘇州同濟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馬小峰在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進化到3.0時代,1.0聚焦貨幣,2.0聚焦合約,3.0則將超越金融范疇。相對應的則是比特幣、以太坊及社群鏈。
如果說,1.0、2.0聚焦的是未來,3.0則更多的聚焦的當下。要知道比特幣貨幣化面臨的利益糾葛太多,以太坊的推行也存在諸多難題。而社群鏈最大的特點,就是嘗試在現實社會中找到一個切口,真正的讓區塊鏈實現應用場景的落地。
要想明白社群鏈具體價值,要首先明白一個問題,拿家樂福舉例,它為何不像支付寶、微信錢包一樣直接返現,而是給用戶每次購買行為發放積分,而這個積分再去兌換指定商品?答案十分明了,積分是平臺對用戶行為發放的信任“貨幣”,這一“貨幣”可兌換的商品就是用戶在本平臺上行為價值應得的收益。如果直接發放現金,用戶大概率可能拿現金改作其他消費,那么信任“貨幣”就喪失了意義。因此,看似多此一舉的積分,其實包含著很深的商業邏輯。
但是具體執行過程中,由于苛刻的使用條件,以及各個平臺積分無法集中使用等原因,這一信用“貨幣”經常會被用戶放棄,用戶一旦放棄,平臺以發放積分(信用價值)維護用戶忠誠度的作用就消失,那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個信任“貨幣”可購買物的范圍擴大,并且不同平臺間的信任“貨幣”可以進行累積。如果滿足這兩個條件,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而這正是社群鏈要解決的問題。
社群鏈未來將通過DAG技術,Token升級和原生跨鏈支持,嫁接多類區塊鏈系統,實現進一步去中心化的鏈群結構,每一個加入到這個共享平臺的區塊鏈網絡,會相互協作組成一個信息和價值互聯互通的大鏈群系統。以OFcoin福幣為紐帶,將形成一個大的流量池,每一個持有OFcoin的用戶都是價值用戶(OFcoin流通機制使然)。無數B端為吸引高價值用戶入駐平臺會推出更多基于OFcoin交易的商品,用戶為獲得更多OFcoin就會繼續忠誠這個大鏈群系統。整個生態不斷地正向流通,形成超脫于金融范疇的價值交易體系。
簡單來說就是圍繞OFcoin達成一種共贏智能合約,智能合約的兩側是用戶和B端,雙方的收益分別是以信任消費和獲得用戶留存。
第三方越多價值越大:學霸團隊探索區塊鏈共享
去年7月,繼種子輪融資后,社群鏈又完成了由清華同方、獵鷹創投、澤清資本共同投資的天使輪融資。據劉大鴻介紹,區塊鏈有兩個革命性的標志:2009年,中本聰發明了比特幣,區塊鏈結出了第一個果子;2013年末,以太坊為區塊鏈加入了智能合約,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數字貨幣以外的領域;第三次革命將在一年內到來,那就是和線下的實體經濟發生真正意義上的聯系。
現在社群鏈目前要做的是上線更多的B端用戶,B端用戶越多,OFcoin可兌換物就越豐富,兌換物越豐富就會有更多的C端進入到平臺,用戶變多就會吸引更多B端,以此相互促進,整個生態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當然,這一切還要歸功于社群鏈兩個獨特的設計。
第一便是身份系統OFID,為了保證每個用戶數據、資產的安全更是為了在未來數字世界的同行,社群鏈設計了相匹配的身份系統OFID。利用區塊鏈、可信計算和開放算法等領先技術OFID實現了身份實名、數據安全及使用效率上的突破。這種模式既保證了OFcoin的匿名性,又解決了比特幣等密碼學貨幣被盜無法追查的問題,并保障了B端圍繞OFcoin獲得的用戶都是價值用戶。
第二便是手機挖礦,社群鏈運用獨有算法把每一個app當作社群同時也作為礦池,那么每一個app的用戶便是礦工。用獨有的算法將挖礦的收益公平的分配與app,之后app自我進行分配。手機挖礦就是通過算法對用戶價值的量化。
可以預見的未來,用戶隨著數字化資產的來臨,在安全身份系統的保障下,擁抱數字世界,同時,自身的價值得到激勵就會有更強烈的貢獻欲望和動機,這使得社群更加的活躍和高效,演變成一種獨特的、從未有過的社會積極向上的動力,最終成為推動世界發展的力量。
區塊鏈作為技術門檻很高的行業,想要打造這樣一個共享平臺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社群鏈創始人劉大鴻,是互聯網連續創業者,中國第二代身份證模式識別算法組負責人,分布式存儲國家發明專利發明人。社群鏈團隊成員也都是學霸與大牛組成,分別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舊金山藝術大學(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 )、約克大學、san jose state等國內外一流院校。
目前,已有華誼兄弟、攜程旅行、奧森特步跑步俱樂部正在開發或正與社群鏈合作。對于野心勃勃的社群鏈來說,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區塊鏈去中心化、去特權化、無需信任維護等特點,是構建這樣一個信任社群最好的媒介。相比于數字貨幣或智能合約,社群鏈更為務實的商業模式,將首次實現區塊鏈技術應用層的落地。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